狮子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53 第 53 章(第1页)

李昌德是东华书社正得力的经办,上次专门来嘉定联系连翘的就是他。通过他的手,东华书社签下了海上归来记并且很快进行了出版,现在海上归来记已经二版了,依旧卖的很好。

以海上归来记的平台来说,这算是很好的表现了朝日报的影响还是太小了,辐射区域就那么大。出了这个小区域,对单行本的销量根本没有促进作用。反过来,是单行本在这些地方卖,连翘和海上归来记才有了更多的名气。

能有这种效果,其实是东华书社和连翘两方面都有功劳的。

连翘这边,质量过硬,只要有机会让人读到海上归来记,就不怕没人喜欢。东华书社那边,他们也做出了很多努力,在江南除了苏州以外,他们凭借自己和一些报纸的关系,买了版面做宣传。至于下面的分销商,更是不吝惜协商,让他们帮着多多卖书。

经过这样第一次合作,双方都对对方有了好感,合作默契也得到巩固。这一次李昌德过来,不是为了别的,正是为了连翘的新书宦海。

说真的,如果不是怕连翘厌恶别人干涉生活,他们都想把连翘绑到苏州去写了。嘉定第一报馆是不错,可是影响力有限也是事实。对于胸怀大志的作者,这里只能成为一个跳板,而对于连翘这样的作者来说,这里恐怕连跳板都算不上

东华书社上下对连翘这个新客户的评级都很高的,认为她是天才那个级别的。将来的前途不可限量只要她没有自毁前程,封神肯定不用愁的。

至于这里说的自毁前程,那办法就多了。连翘的前辈作家已经显示出很多例子了,有写书家了之后就不求上进沉迷享乐的。有后面江郎才尽,无以为继的。也有厌烦了写作,封笔再也不写的。

一般来说女作者稳定一点,不容易出问题。

然而女作者一出就容易出大问题很多女作者成亲之后就会放弃写作。有的人是因为需要兼顾家庭,有的人是体面人家,丈夫可能不乐意老婆写作,种种原因,不一而足。

不过到现在为止东华书社都没有担心连翘的意思,她是一本成名的作者,第二本依旧才气满满他们这种书社做经办的几乎要有报馆顶级编辑一样眼光,能看出一本书的好坏优劣。从李昌德的角度来看,这位乔琏先生,她的才气几乎已经关不住了。

从一个作者的具体情况来看,她这很明显出于灵感丰富、精力充足的时期,又是一个性格不错的小姑娘,不可能有什么事的。至于说最让人担心的女作者嫁人,以年龄来看,至少几年内丝毫不用担心。

东华书社的人就想连翘去苏州写,哪怕她在苏州没有名气,东华书社都能动用自身的力量将她塞到一个知名编辑名下,然后争取到好的连载版面。何况乔琏这个名字如今在苏州的编辑圈子里也算是响亮,不少人想要签她呢

在东华书社看来,只要连翘立足一个足够好的报纸,报纸行范围能够遍及整个江南,那么她立刻就能成为界最受关注的新星到时候不需要东华书社帮忙做广告,她的书自然就想卖到哪里就到哪里。

如今江南就是文化中心,一部火遍江南了,其他的地方就算没看过,也会知道名声。

然而没办法,连翘选择了留在嘉定,这是人家的选择。女作者的确不如男作者方便,他们也只能接受。

然后现在宦海出来了,虽然依旧是在朝日报上面连载,但是大概是得益于海上归来记打下的良好基础,苏州各地多多少少都收到了风声。其中有海上归来记的死忠粉对作者乔琏的新也很有兴趣,于是抱着看一看的想法,托人买了有新连载的朝日报。

这个时候的宦海和当初的海上归来记不同,海上归来记更像是富一代,必须要自己打江山。宦海虽然一开始也只是有限的几个人感兴趣来读,可是产生好评之后口碑酵很快,读者增长也很快。

这是因为海上归来记带来的好感还在,很多人虽然没有第一时间看乔琏的新书,但都是潜在读者。听说她的新书非常不错之后,这种潜在立刻就能转化为现实。

这下东华书社可坐不住了,宦海声势来的比海上归来记还要大。以一本地方县城日报上的来看,话题占有率太高,简直就是一个小奇迹。

明白这是人家乔琏先生又放出一个卫星之后,李昌德赶紧过来,就是为了快点定下宦海的出版事宜。

报纸上连载的好,要出版,这是好事,连翘当然不会拒绝。既能赚名气,又能拿钱,何乐而不为。至于和东华书社合作,那也是没有丝毫问题的,他们之前合作的很好,不出意外的话,她肯定是想继续合作的。

但是出乎连翘意料的是,东华书社提出了和她想的不同的出版方式。

她原本想的是和之前海上归来记一样,完结之后进行出版,让读者一次性看个爽,这没什么问题。

然而东华书社对此有不同的看法。

李昌德有一张很适合做生意的脸,不是特别英俊,又不会让人觉得难看。看起来让人觉得亲切老实,使人相信。只有在偶尔不经意的时候,才会泄露一两分属于商人的精明。

现在他的眼睛里就是这种精明之色,他向连翘解释道“乔琏先生这部宦海可不同于前头海上归来记,海上归来记才四十回,宦海您肯定是打算长了写,写成一百二十回的再者说了,您如今也有名气了,不是海上归来记时没有多少人知道了。”

“这种情况下,最合适的不是等到写完了,书社才出合集。而是在连载的时候就出合集,一册一册的出。因为有名气了,所以读者肯定都是买账的。更何况要想啊,这名气也是会对那些不讲究的小印刷贩子的,他们会不会趁着还没有出合集的时候就做册子”

不得不说,李昌德说的非常有道理,连翘想也没想就答应了。

这种形式在后世的出版业还是挺常见的,最有名的不是网络使用,而是日本的漫画使用。在杂志上连载的漫画,每当攒够了足够的话数就会集成一册,连翘当年也是等漫画的人啊。

连翘答应下来这些,至于版税之类的事情只是略说了说如今连翘已经不是新人了,东华书社又打定主意拉拢她,两边在这个最容易有分歧的问题上倒是没有太多纠结,三两句话就说定了。

连翘唯一只在最后的时候提出“出册子的时候宦海上文魁做名字可以吗”

见李昌德不解,连翘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这书不是要出一百二十回,而是二百四十回。我想的是,前一百二十回是上部文魁,后一百二十回是下部权柄。我觉得分清楚一点比较好。”

这个时候一部有多长没有人限定,不过大家都默默遵守着潜规则。回数都是二十、四十、六十、八十、一百、一百二十这样,也有人不这样,不过那都是极少数的非主流。

至于一百二十回这个上限,迄今为止还没有人打破过。连翘一来就要打破不说,还是一下就翻了一倍,李昌德这时候都惊的睁大了眼睛。恐怕在他这种读现在的人眼里,想不出来有什么内容值得写二百四十回。

然而网文风雨里出来的连翘会告诉他有的。

不过短暂的惊讶之后就是兴奋这是一个很简单的算术题,假设一套书,因为很受欢迎,一册能卖一万本,那么这套书是六册比较赚钱,还是十二册比较赚钱傻子都知道答案。

虽然长了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譬如预算有限的读者望而却步,有些册根本不会买。又或者看到后面疲惫了,最后就不再买了。

但是相对而言,利大于弊。

后世谁不知道大几百万字甚至上千万字的网络是在水字数,可是只要依旧有不少的读者在看,作者就会接着水下去。

更明显的例子,看看漫画杂志上面连载的漫画,受欢迎的漫画哪怕被指责剧情重复又拖沓,杂志社方面也会要求作者继续连载,而不是完结掉。

做生意的都不傻,他们知道哪一种才是最有利的。

至于说这么长的后期会不会崩溃掉说实话很有可能。

实际上他们做书社生意的也见多识广,知道不少作者以前并没有写过特别长的。忽然执笔一百二十回的标准大长篇,往往越到后期越难以为继。一百二十回啊,写作时间长、格局宏大、出场人物众多这些综合在一起,对于很多作者来说就是一个噩梦。

就像后世只玩过小成本的导演,突然让他执导一部好莱坞两亿美元级别的大片,手忙脚乱才是正常的。

不过总不能因为怕对方后期崩溃掉就不让对方往下写,然后自己也不赚这笔钱了。李昌德商人本色,疑惑放在心里,点头笑道“自然是可以的那就等着乔琏先生的鸿篇巨著了”请牢记收藏,&1t;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