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子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6章 抵印度莽哥离困境 过密林乌鸦遭伏击1脱困(第1页)

就在莽哥他们一路爬山涉水去印度的时候,新38师包括在卡萨断后的第113团一共五千多人,第5军军部、新22师一千多人已经到了印度,远征军总指挥史迪威看到66续续有遭打散了的远征军弟兄来到印度,就在印度缅甸缅的边界设了许多补给站和收容站,专门收容中国远征军的散兵游勇。

达噶是印度东北边界上的一个小村子,在因帕尔的西南。这里山多田土(土地)少,土质也差,粮食少得可怜,当地老百姓平时就靠几亩薄田瘦土,打点猎、捕点鱼,勉强维持生活。但是自从史迪威在这里建了收容所后,老百姓日子好过多了那些挖眉抠眼(指眼窝深陷)黄头的美国人十分大方,看到当地老百姓的生活艰苦,随末二时(经常)会送点粮食、罐头之类给他们;就连滞留在收容所的中国士兵,看到村里的娃娃儿(小孩),也会给他们一、两个罐头糖果啥子的。

达噶收容所在村子南边的一条大路边上,有十几个帐篷,已经收容了十几个散兵,各个部队的都有,他们都是跟自己的大部队打散后,历尽千辛万苦、九死一生来到印度,在这里过起了短暂的安逸生活;一旦人数凑够了,收容所所长麦克中尉就会跟上头联系,让上头派车来把他们接走。

在这山高皇帝远的收容所里面,部队原来的官职高矮、尊卑贵贱根本不起作用,哪个的坨子(拳头)硬,哪个就是大哥。其中一个叫黑熊的,来收容所三天时间,就打了两架,凭着坨子硬,下手狠,很快的树立了自己在收容所的绝对权威,不光是十几个弟兄对他服服帖帖,就连麦克中尉,有时候拿他没得办法。

黑熊本来是第96师的一个小班长,长得五大三粗,络二胡,光头,胸口膛上长满了密密麻麻的黑毛,因此得了这个外号。这天,他正光着脊梁,跟来自新22师的小山东蓬到(靠在)路边一棵大树底下,抽烟摆龙门阵,突然,小山东碰了碰他,说道“大哥,那边又来了四个。”

黑熊车过(转过)脑壳看了一眼,看到那边大路上走过来四个穿着烂朽朽军装的远征军弟兄,对小山东说道“你问问,是哪个部队的,看有没有第96师的?”

小山东懒洋洋的站起来,大声问道“喂,几位兄弟,你们是哪个部队的,有第96师或者新22师的没有?”

那四个弟兄看到他们,像是十分欢喜,其中一个年龄大些的,小步跑过来,到了小山东跟前,笑呵呵的答道“我是新28师……”

那个人话还没有说完,小山东冷笑两声,说道“奶奶个熊,新28师的孬种就不要说话了,其他三个呢?”

那个人乌猫儿皂狗的脸上像是红了一下,道“没有第96师和新22师的。”停了一哈,又问道。“这位弟兄,请问这是什么地方?你们的长官在哪里?”

小山东虽然看不起这个新28师的孬种,但毕竟都是中国弟兄,也没有太过份,用手指了指麦克所长的帐篷,说道“你到那边帐篷里问问去吧,俺也知不道。”

那人道了谢,转身就要走,黑熊却没得那么好心,故意伸出脚绊了那个人一下。那个人措不及防,顿时摔了个狗抢屎,惹得在团转(周围)树底下乘凉的弟兄们哈哈大笑,纷纷朝这边围过来,晓得又有好戏看了。

那人爬起来,盯到黑熊,问道“你为什么绊我?”

黑熊站起来,扩了两下胸,眉毛一挑,摆出一副找事的架势,说道“不干什么,我他妈就是看第66军的软蛋不顺眼,咋啦,不服气啊?!”

那个人看到五大三粗的黑熊,像是有些害怕,不自觉的往后退了两步,还没开腔(开口说话),他身后一个个子稍微矮点的弟兄站出来,盯到黑熊,道“你娃娃只要敢再动他一下,小心老子给你不认黄(讲情面)。”

黑熊看到那人个子不高,并不啷个起眼,身上的衣服脏兮兮、烂朽朽的,背上背到背包、还插着一把日本刀,脸上虽然像是在笑,但眼睛里头却有一点寒意,像针尖一样,刺得他浑身不安逸(舒服),脊梁上冷嗖嗖的。黑熊还没有说话,旁边一个长得和他差不多粗壮的大个子操起东北口音,也带着挑衅的口气对他说道“兄弟,没事儿找事儿是不?我们也是第66军的,是不是想练练?!”

黑熊晓得这回碰到了麻烦他之所以三拳两脚,就能在这个收容所称王称霸,为主(主要)是收容所这伙人心不齐,平时有点啥子事情都是各顾各。但是现在情况不一样,自己一个人,对方四个人,要是当真打起来,吃亏的肯定是自己,至于收容所里那十几个表面上对自己服服帖帖、说一不二的弟兄伙,除了小山东,可能伸手帮自己一把,其他人完全可以不用考虑,他们只会看自己的笑话。

黑熊脑筋里飞快的转了两下,突然哈哈大笑几声,道“我是跟这个大哥开个玩笑,大家不要那么紧张嘛。”接着,半开玩笑半认真的对那个遭他绊过的人说。“怎么,大哥,没摔疼你吧,兄弟对不住了。”

那个个子矮些、背上背日本刀的弟兄哼了一声,没有说啥子,但眼神却柔和多了。

这四个全身又脏又烂的人,正是从缅甸辗转过来的雷珲、莽哥、丁钧山、李阿火他们,遭黑熊绊倒的是雷珲,背日本刀的自然是莽哥;这四个一路上同生共死,不晓得遭了好多罪,早就成了贴心豆瓣(关系非常密切的弟兄),看到雷珲遭黑熊欺负,当然要给他扎起(出头撑腰),因此,丁均山把自己说成第66军的。莽哥看到黑熊服了软,也没有格外多说,问道“你们晓得新38师在哪里不?”

黑熊听了,十分亲热的笑道“哥几个是新38师的啊,操!早说啊,新38师在仁安羌打得不错,弟兄们都十分佩服。不过,我来这里也只有几天,不知道他们在哪里,这样,我领你们去找麦所长,说不定他知道。”

麦克本来是美军第25步兵师的一个中尉,才调到印度来不长时间。这个时候,他正在帐篷里,用一个军用不锈钢饭盒煮咖啡,听到外头闹哄哄的,皱了皱眉毛,心想这些难民——难民是麦克站长对那些穿襟襟挂绺绺(形容衣裳烂)、面黄肌瘦的中国士兵的称呼,他认为这些人根本不像士兵,顶多算是难民——又在搞啥子名堂?于是喊上助手兼翻译,正要出去看个究竟,却碰到黑熊领着莽哥四人从外头进来。

麦克听说莽哥他们是新38师的,心情和态度同时好起来,新38师在仁安羌以少胜多的事迹,他也听说过;于是跟莽哥几个说,新38师现在在兰迦姆,喊他们等两天,等人再多点,就送他们到雷多收容站登个记,再从雷多坐车去兰迦姆。

莽哥几个听了,都长长的出了一口气,他们费尽千辛万苦从缅甸来到这里,为的就是找自己的部队,现在有了确切的消息,总算辛苦没有白费,于是谢了麦克所长,跟着翻译出来,找了顶帐篷住下来。

到第四天,收容所一下子来了二十多个溃兵,大部分是新22师的,收容所顿时满了,麦克连忙打电话跟雷多那边联系,要那边派车来接人。

第二天,三辆大卡车停到收容所旁边的大路上,其中一辆装了些给收容所的补给物资。莽哥等人帮到卸了补给物资,上了车,一路无话到了雷多,在雷多中国远征军收容站登了记,住了一个晚上,又坐车去了兰迦姆。

兰迦姆在印度比哈尔邦,是一个小镇,团转(周围)到处是丘陵河谷,跟达噶差不多,也是田薄土瘦,打不出啥子粮食,人也不多,只是加德(加尔各答到德里)铁路在这里设了个小站,交通比达噶方便多了,风景也非常的幽美。

史迪威到了印度后,跟参谋团认真总结分析了中国军队第一次远征缅甸失败的原因,认为中国军队指挥官的指挥水平低是最主要的,于是报告了罗斯福总统,从美国调了四百多个军官到印度,想把中国军队的指挥官全部换成美国人。史迪威这样做的真正目的是啥子,除了史迪威,外人根本没得办法猜到;但这个想法却遭到在中国国内的蒋总裁和在印度的新38师师长孙立人的强烈反对,他们怕这样一来,在印度的中国军队从此就归了美国人。史迪威莫得办法,只好退而求次,把这些指挥官派到中国军队里当顾问,同时在兰迦姆建立起训练中心,专门训练中国军队,等时机成熟,好重新收复缅甸。

史迪威跟参谋团根据受训的对象不同,把兰迦姆的训练内容分成了三个层次

(一)高级参谋人员与指挥官对象不光是在印度的远征军军官,还有从中国战区挑出来的军官。训练的内容包括参谋作业、战略与战术以及后勤管理等等科目,讲课的是美国参谋学院的高级教官。当时到兰迦姆受过训练的国军军官有黄埔六分校主任黄维、第2军军长王凌云、第52军军长赵公武等等。

(二)中下级军官训练内容作战技巧、战术、战时不同兵种间的配合协同。讲课的是着名的西点军校的教官。

(三)一般士兵士兵的训练分得细一些,主要包括军事和卫生防疫两大部分。军事部分包括炮科、步兵科、装甲、通讯、战术和后勤管理等,并开了车辆驾驶等辅助性课程,各科主任有海德伍德上校、本森中校、伊斯特布鲁克中校、布朗和霍卡布上校等等,这些人都在缅甸跟中国军队一起打过仗,熟悉缅甸的情况和中国军队打仗的战略战术。卫生防疫部分包括战地急救、伤病员的搬运和输送、热带森林防疫和环境卫生等科目,由两个国家的教官讲课。

兰迦姆训练中心很大,方圆好几公里,远征军各个部队都有自己的训练营地。

新38师是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七月下旬来到兰迦姆的。到了以后,孙立人看到原先美国人准备的营房根本不够用,操场也小,于是跟何均衡、美军参谋商量一阵,画出图纸,命令各团自己搭帐篷、割草、挖山坡、开荒地、把坑坑凼凼填起来,把训练场重新修一遍。三个团接到命令,马上动手,只用了七、八天的时间,就按照孙立人的设想,修起了营房、训练场和打靶场。

孙立人早年在美国军校留过学,对美国的军事院校还是比较了解的,看到史迪威派来教官、顾问大多数来自名校,设置的科目,也确实有针对性,就放心让新38师跟到美国人训练,自己在旁边督导;但是,对师直属特务营和各团搜索连,他坚持不交给美国人,依旧由自己的人训练,只不过在一些科目上,也做了些改进。

经过这半年的战斗,孙立人更坚定的相信自己以前的一个观点,就是小股部队在战场上的作用,尤其在缅甸这种山多林密的地方,小股突击部队的快穿插、迂回作战,对一场战斗的胜败,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

在这种观点的支持下,孙立人命令李鸿、陈鸣人、赵狄——刘放吾因伤住进了印度的医院,伤好了孙立人安排他去6军大学进修去了,赵狄是第113团新任团长——不管啥子时候,也不管情况啷个变化,都不能放松对搜索连的训练。

孙立人不晓得,他的美国同行们同样也认识到了这一点。这一年(1942年)五月,美军第一支侦察和突击部队,正式在弗罗里达州开始训练,这支人数并不算多的小部队,在以后的战斗中,多次出色的完成了敌后侦察和渗透任务,挥了巨大的作用。尽管这支小部队在二战结束后解散了,但他们的战术思想和作战技能,被以后的海豹突击队奉为基本准则;毫不夸张的说,这支侦察与突击部队就是现代美国海豹突击队和三角洲部队的鼻祖。遗憾的是,孙立人没有把他这个观点扬光大,否则,中国很可能是世界上第一个把特种部队(海军6战队、空降兵部队)当成独立兵种的国家。

尽管如此,孙立人训练部队的办法、带兵水平,在当时国军那么多将领中,也算得上屈一指的;兰迦姆训练后,新38师跟新22师反攻缅甸,把鬼子号称丛林战之王的第18师团打得落花流水,这些在后面的故事里慢慢会有交待,这里不多说。

单说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鬼子投降后,国共矛盾进一步激化,最后变成了内战。以新38师为老底子、孙立人当军长的新一军调回国内,在东北跟林彪的东北抗联大打出手。第二年五月,新一军新5o师一个团打垮了东北抗联一个纵队(相当于一个军,三万多人),让林彪脑壳皮都大了;三十六年二月,林彪为了干掉新一军在吉林九台和农安一带的新38师第89团,动用了三个纵队(一纵、二纵和六纵)、三个独立师,一共十二个师的兵力,才达到目的。当时东北抗联军中流传这样一句话,“只要不碰新一军,不怕中央百万兵”,以至于后来毛泽东听到孙立人遭杜聿明排挤,撤了新一军军长职务,换成了郑洞国,专门开了庆祝会,说我们唯一的敌人让杜聿明挤跑了,东北可以高枕无忧。孙立人的带兵和练兵水平,由此可见一斑。

然而,正是蒋总裁耳朵根子太软,信了杜聿明的话,也或者是孙立人桀骜不驯的性格让蒋总裁确实不安逸,才自毁了长城,也毁了新一军,却成全了孙立人他在如日中天的时候离开新一军,声名丝毫无损;孙立人离开新一军后,也做了些事情,但终归不如在新一军的时候那么辉煌,后来,陷入“总统门”事件,就慢慢的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一九九o年,孙立人在台湾病逝,享年九十岁,算得上寿终正寝;比起他那些留到战场上跟共产党打仗的同僚们来说,幸运多了。这是后话,也是闲话。

喜欢莽哥故事请大家收藏莽哥故事本站更新度全网最快。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