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子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五十五章 报纸的影响力求收藏推荐(第1页)

这年头信息传递方式稀少的可怜,哪怕6承启觉得自己已经尽量高估了报纸的影响力,可他还是没料到报纸的疯狂程度。就好像所有划时代的新鲜事物出来那样子,经过短暂的质疑之后,报纸突然就火了,火得大红大紫,火得毫无预兆。

6承启原本打算第一期报纸卖出去万份已经算是多的了,却不料经过一天时间的酵之后,第二日突然就供不应求了。这时的报纸,不是一天一期的,6承启打算先做到三日一期,毕竟这时候运输的手段单一,信息的传播度太慢。哪怕大顺子民有新闻的概念,可长安城生的新闻,到达全国之后,也过了两日之久,那便成了旧闻了。

其实古代的道路并不是都是这么慢的。秦始皇时代,已经有了驰道,也就是有轨道路,只不过用的不是蒸汽机牵引,而是用马力拉动。但这也够让人吃惊古人的创造力了。而这也是真正意义上的“车同轨”,而不是那些历史砖家所说的马车大小一致。

除了驰道之外,还有驿道,官路。驿道是古代6地交通主通道,同时也是属于重要的军事设施之一,主要用于转输军用粮草物资、传递军令军情的通道。地位十分重要。

而官道是为了让官员更好的办事而修筑的道路,也是为了交通而修筑的公路,平民亦可以走。只可惜大顺朝的道路年久失修,大多是黄泥路,一到雨季便泥泞不堪,通行不便。

鉴于此,6承启在国库充盈之后,专门拨下款项,修复道路。同时他也让工部工匠,研制水泥。正所谓路通财通。道路不通,想要展经济是不可能的事情。

而长安城中的报纸,就是在这样的道路上,慢慢向全国辐射开去。两日后,大顺国境内,皆讨论新鲜事物报纸,这也间接刺激了报纸的销量。原本预定的一万份报纸,根本不够市场消费的,张元崇请示了6承启之后,又再加印了一万份,才堪堪满足长安城内的需求。

但这仅仅是长安城中的需求而已,京兆府都尚未满足。6承启看到这种情况,大为惊异,不仅投进去的成本一下全都收了回来,还略有盈利。他稍稍一沉吟,令监察司告诉张元崇,按照市场需求,再加以扩印。

报纸热销,最高兴的应该是印刷作坊的老板了,使用活字印刷术不仅大大降低了成本,印刷质量比雕版印刷都要好。报纸的需求量一加大,他的小小作坊便印刷不及这么多了。这老板也是极有魄力之人,一咬牙一狠心便把周遭空地买下,扩建了作坊,再招来二十余个学徒,专职印刷报纸。他也是派人了解了报纸的销量,看到这般火爆,他哪里会有钱不赚,立即转变策略,开始依靠报纸来营生了。

其实,《大顺民报》最终得利者,应该非幕后推动的6承启莫属。虽然《大顺民报》表面上是开放了言论,但实际上是6承启有效控制舆论导向的武器。日后他若想颁布什么新政,肯定会利用报纸这个武器,先做一番舆论导向,直到民间有人响应了,6承启才会推出新政。这样一来,朝中阻力便会小很多,君臣关系也不会这么紧张了。

其实第一份报纸,制作颇为粗糙。第一期只有两页八版,加上印刷技术的缘故,上面的字也偏大,导致内容较少。不过报纸胜在价格便宜,两文钱一份,连走夫贩卒都买得起,更别说腰缠万贯的文人举子了。

大顺百姓对报纸本身的内容感兴趣外,对报纸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拿第一期报纸来说,上面头版头条就记录了当今圣上对殿试黜落弟子的训导,让所有文人都嗅到了一些科考内幕,知晓了当今圣上对实干型的人才特别感兴趣,对没有实干的人毫不客气。知道是这样后,特意增加自己的眼界,锻炼实干才华,便会在科举中得到青睐。这对所有文人举子来说,这是最有用的信息。

而第二,便是对报纸直言朝政的胆量了。敢直言批评朝政的狂生不是没有,但只限于几个好友私底下讨论而已,很少有人在大庭广众之下大声批判朝政的,更不用说撰写成文章了。而正是因为如此,《大顺民报》在一出来,便受到了广大子民的喜爱,毕竟这份报纸说出了大部分人的心声。

第三,也是报纸本身做得出色的地方,那就是尽量用白话文书写,铺陈直述,没有一贯文人的引经据典,拐弯抹角,论点论证分明,哪怕是八十老妪亦能听得懂。虽有些自命清高的文人不屑于此,但架不住平民百姓的喜爱啊!

对于报纸上的观点,肯定是褒贬不一的。同意的人,自然高声畅读,不同意这样观点的,也不至于垂头丧气,因为报纸最后有写到:“欢迎各界前往长安城长兴路大顺民报馆投稿,一经采用,当付稿费。”只要文笔顺通,内容不反动,宣扬正确思想,就会择优刊登在下一期报纸之上。

有钱人自然看不上这点钱,但对于家境贫寒的学子来说,又多了一条谋生出路。同时能抒自己的见解,提升知名度,对喜好名望的读书人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诱惑。因此,不论为名还是为利,给报馆投稿,已经渐渐成为了读书人之间的一种风气。

有人开了头,自然会有人跟风。第二期《大顺民报》才出来,就有人打听如何办报纸了。可申办报馆的条件苛刻,必须有二十余名撰稿人,十多名记者,还有一位功名在身的主编,才能申办。这让很多人望而却步,却也激起了一些读书人的傲气。他们共同集资,一同撰稿,成立了第二份报纸《书社报》,这已经是《大顺民报》行第二十期的事情了。

先进入市场的总是吃大头,《大顺民报》特点鲜明,赢得了最多读者。而关乎读书人脸面的《书社报》,亦有不少忠实读者,大多都是读书人。接下来,还有更多的报纸,如同雨后春笋般出现,却没有这两份报纸这么大的影响力了,哪怕文笔再精,也比不上这两份报纸。关键还是先进入者的优势太过于明显,先把蛋糕分完了。其余的还有不少报纸,如《商报》、《时政报》等,亦有不少忠实的读者。只是,他们的销量,还不足《大顺民报》一个零头。谁叫《大顺民报》的幕后老板,是当今天子呢!

报纸的出现,大大促进了活字印刷术的展,顺带还把书籍经典的价格给拉了下来,也算是又为百姓做了一件实事,起码离6承启的理想“人人有书读”又近了一步。

&1t;br>

热门小说推荐
神医娘亲团宠萌娃太抢手

神医娘亲团宠萌娃太抢手

娘亲,他是爹爹吗?不是。那他为什么会说,你是他的女人?颜玉也许他是好人,只想给娘亲解围罢了。一场惊天阴谋,家族无端被灭,莫名失忆夫君被抢,孩子被掉包,颜玉的人生简直一团糟。可令她欣慰的是,她有着一群别人羡慕不来的腹黑娃。娘亲,别怕,一切有我们。爹爹没有,我们自己寻一个。有人欺负娘亲,我们办他。!...

重生七零嫁军人一胎双宝

重生七零嫁军人一胎双宝

简介关于重生七零嫁军人一胎双宝娇气包Vs硬汉兵哥哥重生种田甜宠日常锦鲤团宠一胎双宝上辈子意外落水,被顾清江所救,林暖为了躲避顾清江,毅然决然的选择了嫁给郑奇。直到看到郑奇和孟欣俩人滚在一起的那一刻,林暖才知道自己错的有多离谱。最爱她的人竟然是被自己拒婚的的顾清江。再次睁开眼林暖回到了18岁这年,顾清江来提亲的前夕。...

摄政王的农家小福妻

摄政王的农家小福妻

简介关于摄政王的农家小福妻大旱三年,颗粒无收,百姓在生死边缘苦苦挣扎。姚家有女,身负重伤,奄奄一息。一群人等着分而食之现代女孩,五星级大厨姚灵穿越来了,击退恶人。捡到一个病娇男人,附带小正太,从此深处绝境的姚家人过上了顿顿吃肉,穿新衣,建大房子,数钱数到手软的日子。听说摄政王的夫人是个粗鲁的乡下人,一顿能干两碗饭。小皇帝谁在编排我舅娘,拉出去砍了。年轻的摄政王温柔的道宏儿,这样不好。来人,拖下去饿上七天七夜。小皇帝姚灵别闹了,我要数钱钱。...

嫡女倾城:重生六小姐

嫡女倾城:重生六小姐

她乃当朝丞相嫡幼女,本该过着千金贵女的生活。但由于丞相宠妾灭妻,生母又懦弱无能,实则被府中众人欺凌,从小过着奴仆之子一般的生活。及笄之日母亲被害死,后来被继母嫁给一位痴傻官家子,成婚当日却离奇身亡。...

我,女扮男装,职业当爹

我,女扮男装,职业当爹

风颂女扮男装在山上当小道长,第一次下山就是给豪门兄弟们当爸爸,教他们做人。林家老大体弱多病,无心家业,风颂表示理解。几个亿家产就让爸爸来管理,爸爸给你买最大的墓地。林家老二风流潇洒,夜夜笙歌,风颂带着六味地黄丸跟着儿子蹭吃蹭喝。漂亮妹妹嫁给你,不如嫁给你爸爸,毕竟爸爸比你会疼人。林家老三沉迷二次元,厌世自闭我,女扮男装,职业当爹...

重生影后她又逆袭了

重生影后她又逆袭了

十六岁出道。二十岁成为最年轻影后。二十二岁坐拥百亿资产。二十四岁卒!时念醒来就现自己居然重生到被黑成煤炭的十八线女星身上!前世恩仇,来世百倍奉还!只是,时念现,她居然还有一个神秘大佬老公?大佬在手,报仇何愁?老公,困了吗?抱一抱。老公,渴了吗?老公,饿了吗大佬老公现最近小娇妻很不对劲,从前爱沾花惹草,现在离了他一步就走不动道了。他面瘫一般面无表情,声线低哑危险吃你?...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