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子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70章 持剑即掌宗(第1页)

大周中土,益州剑崖,

延绵曲折的山路上,曾经让无数中土剑士一心神往的崖壁,如今已经成了一处废墟,几个月前,在此地埋殇了八百年的宝剑有了新的主人,

现在,这里的废墟上站着一个眉清目秀的少年,他望着四处的残垣断壁神游万里,来自东海的少年郎就像一把锋锐的宝剑,安安静静地矗立在这片天地间。

不远处,清泉山庄的大小姐看着少年的背影,神情有些痴痴然。

少年微微闭目,眼帘下的那片黑暗中开始出现点点银光,然后由点成线,有的渐渐模糊,有的却变得逐渐清晰,少年仿若置身于星空,周身流星璀璨,种种妙象,妙不可言!

几个月前,有一把剑从这里破土而出,让剑崖的崖壁彻底成了一座名副其实的剑冢,但在此之前,剑崖历代宗师下山时,都会以剑意加持,在这面崖壁上留下一道剑痕,哪怕经过上百年的风雨打磨,大多依旧清晰可见,现在,崖壁没有了,剑痕彻底消失了,但历代宗师加持的剑意,有些还没有来得及弥散。东海的少年郎置身其中,好似夜月观水,没有高深的佛法,也没有道门的神通,但那些玄之又玄的剑意,却一一映入眼帘。

许久后,梅长生终于走出玄妙之门,结束神游,他低声叹道:“中土剑崖能够一门专研剑道,确实有很多可取之处。”

少年蹙眉,露出惋惜神情,看着不远处的峰峦叠嶂,啧啧两声:“只不过是些残留的剑意,不知道真正的剑崖会是什么样的光景?”

毕晓楠一身素裙迎风轻摆,她莞尔一笑:“剑崖传承了千年,能有今天的盛况不算出奇。”

少年郎笑了笑,语气不甘道:“大周剑道,推剑崖,毕师姐,你我都是剑修,都走到这里了,错过岂不是有点可惜。”

毕晓楠红了脸,低头沉默,在东海少年郎的面前,这位清泉山庄一向自恃清高的大小姐竟然忍不住顾影自怜,和他相比,自己还能算剑修?

毕晓楠轻声感叹道:“可剑崖这样的圣地名门,如果没有拜帖,我们恐怕很难遂愿。”

梅长生面色平静:“高山仰止,水到渠成,不试一试怎么知道,何况又不会有什么损失。”

少年郎说完转身大步向前,毕晓楠再无犹豫,快步跟上,山路连绵曲折,山间秋风宜人,两人穿过一片密林后才豁然开朗,暖阳下,氤氲雾罩的巍峨高山近在眼前,依稀可见一条蜿蜒的青石阶路如同盘卧的巨龙扶摇直上。

长生圣地,大周剑道地,自然得天独厚。

东海的少年郎无暇欣赏这无边的美景,他没有驻足,而是踏着青色石面拾阶而上。

半山腰的凉亭中,四名腰悬佩剑的剑崖弟子听到动静,不约而同地望向渐行渐近的两道人影,其中一人居高临下,厉声喝道:“下方何人?”

梅长生和毕晓楠并肩而行,再登几阶,已然来到了凉亭下……

剑崖之巅,有一间错落却极其简陋的瓦屋,身穿粗布蓝衫的青年相貌普通,如同一名樵夫,正端坐在屋顶的黑瓦上,着呆似的,遥望着天际翻滚如潮的云海,青年身边有一把桃木剑鞘,里面插着一把剑,现任剑崖宗主柳松涛亲自授名为“剑崖”。

剑名即宗名,手握一剑便是掌持一宗,可见樵夫打扮的青年在这座大周剑道宗中的地位。

剑崖卓别,据说是大周长生地年轻一代通玄第一人。

许久后,看似有些木讷的青年收回远眺的目光,有意无意地瞥了一眼山下的朦胧翠色,那里有一处叫作东望的村落,此时,青年的脸上终于有了一丝难得的笑意,憨厚至极,然而,下一刻,这一抹笑意却被一丝惊诧取代,卓别蓦然起身,脚下的黑瓦顿时吱吱作响……

剑崖的半山腰突兀地响起一声清脆的剑鸣,半空中泛起一道道肉眼可见的涟漪,激荡不已,一瞬间,映射的山下景色竟然出现了扭曲。

剑锋太锐,剑气太盛,所以长鸣不绝。

屋顶上,持剑而立的粗衫青年目不转睛,他在东望村入世三年,观壁三年,脚下的屋墙上共计留下了一千零九十六道剑痕,厚积薄后一朝通玄,所以,哪怕不是身临其境,他依然无比清晰地感受到这一股剑气所蕴含的剑意。

只是一眼,这位大周剑道宗的弟子便看出了端倪,涌泉境界,也不可能是剑崖的弟子,但这股浩瀚磅礴的剑意竟然有崖壁镌刻的影子,难道是当初那位一剑断崖的华贵公子?

粗衫青年目光灼灼,心中燃烧起一股莫名的兴奋,就在此时,青年身后忽然传出一声悠然轻叹。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宗主柳松涛和青年站在了同一片屋顶上,望着同一处风景,柳松涛沉吟道:“东海长芦岛……少年郎不简单!”

粗衫青年赶紧欠身,施了一个弟子礼:“宗主,他的剑气中怎么会有我剑崖一脉的剑意?”

“卓别,我剑崖有三千弟子,如果单论天赋,你不是最高的,但若说起对剑道的执着,那就无人能出你其右了。”柳松涛脸上露出笑意,“可山下的少年就不同了,天下剑式窥一斑便知全豹,这是天生的为剑而生,这种人,与其拒之门外,不如和他结一番善缘。”

粗衫青年只听得目瞪口呆。

柳松涛继续笑道:“跟你说这些,不是让你妄自菲薄,大道有三千,剑道也不外如是,专和精,各有取舍,量力而行就好。”

粗衫青年沉默许久,接着眉头渐渐舒展,身为大周年轻一代的通玄第一人,道心已经坚如磐石,他再行一礼,恭敬道:“谢宗主教诲,弟子这就下去,邀他上山。”

柳松涛点点头,洒然一笑,能够执掌一宗,有的不仅仅是眼光,更重要的是肚量。

……………………………

京都深秋,满城尽带黄金甲,香河上流光溢彩,落城的公子哥终于得偿所愿,登上了灯箔飘香的舟舫。

舟舫微微荡漾,里面的茶具酒具都是出自官窑,凡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俱是佳品。

红袖招藏景五十二,身为头牌的俏佳人膝下是一张柔软的铺垫,上面花团锦簇,还有金丝绣出的“江南织造局”的字样。

佳人素手拨盏,动作十分地轻柔娴熟,清脆的瓷器声入耳,李浪盯着那一双妙手若有所思,茶亦有道,敲茗入露,刮沫摇香,入海皈依,每一个步骤都有不同的讲究,好比长生登天,都是一步一景。

“最近,你和那位沈总旗怎么样了?”李浪笑容玩味,“本公子看得出来,他在你身上没少花心思。”

佳人眼眸里的悲伤一闪而逝,强颜欢笑道:“这里是红袖招,我一个青楼女子,哪里还会有什么奢求,你说的总旗大人……没少花银子才对,至于心思……”

落雨轻轻一叹,自嘲一笑,后面的话已经是心照不宣。

李浪没有接话,只是望向随着秋风摇晃的帷幔,此时,舟舫忽然剧烈地颤动了一下,好似撞到了礁石,一名抱着长刀的青年仿佛从天而降,出现在甲板上,青年不修边幅,尤其是两道浓眉让人过目难忘。

浓眉青年爽朗一笑,走进舟舫将长刀随手放在桌案上,然后席地而坐与李浪遥遥相望。

“我叫6庸,”青年开门见山,笑容意味深长。

京都青藤筵,榜6庸。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