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子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9章 战鼓擂(第1页)

前朝徽宗和钦宗被掳多年,先帝对于是否接回一直犹豫不决。直至那曹勋从北边逃回,带来徽宗的“衣带诏”,上书“可便即真,来救父母”,言辞恳切,字字血泪。

先帝阅后甚是伤悲,但那时双方形势颇为复杂,朝中局势尚且不稳,只得予以搁置。

如今新帝即位,考虑到徽宗已亡,也需要落叶归根,不然成了那孤魂野鬼,就愧对赵家的列祖列宗了。便着令娄相继续与那金人商议和谈,约定接回前朝被掳的徽宗遗骨一事。

怎料那金人狮子大开口,要求我朝退回淮河以南和向其称臣岁贡,才肯归还。

朝中陈太傅与那娄相为此各执一词。

陈太傅认为如今与金人之战并未处于劣势,且沦陷之地尚有大批义军在敌后抗争,一旦退守,既伤了前方将士的心,也等于放弃了淮河以北的汉人。而那些向金人投降称臣的条款,实属丧权辱国,绝不可同意。

娄相则以为这十几年战争,已致国库空虚,而徽宗尸骨未寒,当尽力促成,不然有违纲常伦理,驳了那陈太傅。

新帝心中也甚是担心。若是接回叔伯,必将会影响帝位的稳定,毕竟他是先帝从宗室之中选择继任,并非徽宗一脉。但若因此向金人俯称臣,必会引起朝中动乱。所以对此和谈莫置可否,且金人未必肯守约,可先观后效,于是便暂时搁置和谈之事。

隆兴二年三月中,韩大将军奉旨前往淮河以北去接收东京府,随行三万韩家军,以及军士家眷一干人等。他们乘坐船只,沿着水路向东京府前进。

五月初,当大军行进至半途,前线传来了东京府再次沦陷的消息。

“韩将军,金人撕毁和约再度南侵,东京沦陷了。前方斥候来报,金人已进入淮阳地区,我们不能再前行了。”一位先锋校尉前来通报。

韩大将军打开案上图卷仔细查看,前方最近的只有顺昌城可用,急忙命令手下军士弃船急行,尽快赶到顺昌城。

“可是韩将军,我军的后备粮草尚未运到,一旦开战,恐怕……”旁边有将官回禀道。

“怎么回事,韩熙翔怎么办事的?着他前往沿河各府衙督促,到现在杳无音信,平日也不见行事如此马虎!”韩大将军着恼地说道,但他心知必是朝中有所阻碍,只能就此作罢。

进了顺昌城,韩大将军唤来城中主官,询问城中情况。

“韩将军,城中尚存有数万斛粮草,可供将士们使用。但顺昌城经受多年战乱,城墙早已形同虚设,无法御敌。”那陶姓主官回禀。

韩大将军思索片刻,考虑到金人善骑,不日必将抵达城下。此次自己轻车简从,又缺乏骑兵与金人对抗,作战极为不利,便召集手下众将官前来商议。

“韩将军,此次我们前来本是为了接收东京府,所带粮草不多,后续又供应不上。而金人向来言而无信,骑兵行军又快,恐会与我军一战!”

“韩将军,我们携带家眷甚多,一旦被金人骑兵所围,恐怕军心易乱。如今已经进无可进,退无可退了!”

“韩将军,不如就此退去,或可保住大部队。”

“不行,不行,家中妻儿均在,一旦撤退,他们就成了炮灰,必将遭受金人的欺侮,我们能眼看着这一切生吗?”

“可是留守此城又如何?此顺昌城经多年战乱,残垣断壁,城池破损严重,也无法可守啊!”

众将官在厅内议论纷纷,无计可施。

韩大将军思索良久,开口道,“昔有项将军破釜沉舟,凿沉船只,背水一战,今日我韩某人不妨效仿一下,却又如何!为将者,本就在生死之间存活。生则荣华,死则枯骨。为家中妻儿,不如拼一把吧!既然退无可退,那就据城而守,死战到底!”

众将官附议,定下计策,准备在这顺昌城防御金人。

于是,韩大将军下令烧毁击沉船只,斩断退路,以示决心。

并亲自上阵监督军士们,日夜赶工加紧修补城墙,在城墙外安置下鹿脚(将根根木桩打入地下,不规则排列,每根木桩的长度大约在9ocm,打入5ocm,露出4ocm的木桩,露出来的木桩同鹿腿一样高)等障碍物,这样就能有效的反制金人的骑兵。

同时在城墙上准备足够的滚木礌石、沸油、火油等守城武器,并封死城中百姓的门窗。

将城外的百姓一并接入城中,做到坚壁清野,以防被金人利用。

请熟悉当地地形的百姓带路,侦查金人近日的动向。

如此才算完成了战前的准备工作,但对于处理那些随军家眷,韩大将军却也一直狠不下心来。

经过几日的思虑,他将那些随军的家眷都集中到一处院落里,并在门外放上一圈柴草,还告诉看守的亲卫,“不管她们是谁的家眷,就算是你们的亲人,你们也必须执行命令。想想一旦城破,就无人再保护她们了。想要她们不受辱,就必须烧死她们!当然,我也不希望那一天的到来,我们如今已经退无可退,只能血战到底。”

众士兵含泪答应,而院内的众女眷哭成一团。

喜欢日月生晖请大家收藏日月生晖本站更新度全网最快。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