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子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301章 东南问题解决(第1页)

见宋明跌下马来,两个甲士连忙上前将其扶起,可很快,他们便现了不对劲,拿手试了下其鼻息,果然已经咽了气。

原来就在他上马之前,张伯奋就已经掏出了身上的连弩。仓促之下,两弩箭激射而出,其中一箭正中宋明的心脏,虽然是从后背进去,可是由于距离过近,弩箭的威力被放到了最大,这才导致宋明的身死。

不过事情已经生,再懊悔也没有什么用,张伯奋也只能对着身边的甲士说道“带上他的尸,我们回去。”

至此温州的叛乱才短短月余之内便被平定,不过经此一战,温州的经济没个几年是恢复不过来了。

此后数日,温州都在恢复秩序,毕竟叛军人数数量庞大,一时之间还处理不过来,再加,宋明为了抵御朝廷官军的进攻,将大量的百姓聚集在了温州城内,如今,叛乱已经平定,这些人必须都要遣返原籍。

不然免不了又是一阵动荡,等到这一切都处理完,温州捷报的消息也已经传到了朝廷,赵桓看着手上送上来的两份捷报,心里不由得松了一口气,解决了两浙路瘟疫和温州叛乱这些事情,终于可以放下心来对付北面的敌人了。

毕竟那才是生死仇敌,历朝历代以来,多少个国家亡于内患,秦、汉、唐、元、明这些统一多民族国家哪一个不是亡于内患,可偏偏到了北宋却是亡于外患,这属实是不曾多见,所以女真人、金国才是宋朝最大的威胁。

“陛下,如今东南已平,当真是可喜可贺。”

“对,如今,我大宋内忧外患皆已平定,可以安稳展了,这些都是因为陛下圣明,大宋万福。”

其他人见状也是纷纷拍起马屁来,毕竟这才是晋升的最快方式,不过赵桓可不怎么认同他说的,什么叫外患已平,金国可是一直在虎视眈眈,若不是现在准备充足,他说什么要夺回祖宗故土。

不过现在还不能急,毕竟现在双方都处于休整态势,还没有撕破脸,起码要等到准备万全方能开战。

既然打不了,那就不要浪费太多时间,在那个话题上,于是,赵桓又将话题转回了这次平定温州的叛乱上,俗话说有功就要赏,有错就要罚,赏罚分明才是维持一个军队战斗力的基本。

所以赵桓这次也一样,时间他缓身从龙椅上起来说道“南道都总管张叔夜、北道都总管钟彦崇平定温州叛乱有功,特赏赐黄金千两,加封从五品亲卫大夫,其他有功将领班师回朝后一并论功行赏。”

这亲卫大夫是宋代武职阶官,相当于现在的军衔,都不是实职(职官)。算是皇帝的有功之人的一种赏赐。

这里面太尉为武阶之。正二品诸卫将军是从四品,诸位大将军是正四品的,诸卫上将军是从三品的,上护军是正三品。

除此之外还有正三品通侍大夫、正五品正侍大夫、正五品宣正大夫、正五品协忠大夫、正五品中侍大夫、正五品中亮大夫、从五品中卫大夫、从五品翊卫大夫、从五品亲卫大夫............。

后面还有很多,在这里就不一一说了,之所以设立这样的武职阶官,是为了表示皇帝对手下将领的的恩宠,另一方面,也是防止武将立功太多致使封无可封。

对于赵桓的封赏,群臣并没有什么意见,毕竟只是武职阶官没有实权,其实赵桓之所以这么做也是有道理的,拼对应一场农民起义难度系数虽然是很低,但相较于去北面抛头颅洒热血,还是简单不少,所以他不能封赏太过,不然其他将领心里必定有怨言。

这么简单的事,派他们去,他们也能做,凭什么封赏他们?虽然竞争是好的,可是一旦出现记恨,那就不可能会是全局崩坏。

毕竟以后要是北伐,即便不是倾全国之兵,也是几十万大军,在场的这些将领绝大部分都会上前线,要是因为这么点儿小事,到时候救援不及,恐怕会酿成悲剧。

所以赵桓明面上也只能这样,毕竟人心都是肉长的,处理不好,恐怕真的会惹火上身。

解决完这些,朝会上又接连谈论了几件小事,眼见快到正午,王怀吉也是识相的喊道“退朝!”

见状其他官员也是识相的退了出去,毕竟他们也已经站了一上午了,要说不累,那是假的,所以现在没什么事儿,能走是最好的。

看着文武百官依次离开,赵桓也往后宫的方向走去,随着时间的推移,如今天气越来越冷,赵桓看着被乌云笼罩着的太阳,心里多少生出几分冷意。

或许是环境影响心情的因素,赵桓现在并没有多开心,虽然东南的事务解决了,琉球的移民和开也可以提上进程,可是他的心里总有一种不安。

而这不安,则来源于遥远的北方,虽然现在有完颜宗隽等一些金国的宗室想要和平展,又或者说是想要休养生息,等待机会,但不管怎么说,这些人的实力还是弱了一些。

真正掌握兵权的完颜宗翰和刚刚继承另一部分兵权的完颜宗弼才是金国现在最强的两大势力。

只要他们没有和谈的意思,真正意义上的和平就不会到来,再说即便是他们想议和,如果实力足够赵桓也不会允许。

但现在他还需要一些时间来展,所以之前的大部分措施就是为了稳住金国,如今,自己内部的权利问题正在处理,叛乱、灾疫、洪涝也都得到了相应的处理,相信用不了多久,一场大战将会再次爆。

可是在此之前,他必须要有足够的资本。就这样赵桓边想边走就来到了资善堂。

这里是皇子、公主读书处。宋大中祥符八年(1o15年)仁宗为皇子时始置。有翊善、赞读、直讲等官,可以说,这里之前赵桓也是常常出入。

毕竟只要还不是皇帝,还没有成年,就必须要来这里学习上课,即便是成年了,偶尔也要来那么几次。

喜欢北宋君临天下请大家收藏北宋君临天下本站更新度全网最快。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