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子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37章 黄鳝粥(第1页)

“喔喔喔~”打鸣的公鸡提醒人们该起床了。

唐平摸了摸床头的机械手表,睁开惺忪睡眼看了一下时间,已经是早上五点了。

“嘿”唐平一个鲤鱼打挺,快起了床,又是元气满满的一天。

出了房间,杨家小院十分安静,杨远一家还没有起床,唐平快地刷牙洗脸。

随后来到厨房,将装有鱼的木桶提到院子外面,将木板掀开,桶里的鱼依旧是那么鲜活生猛。

唐平挽起衣袖,摆好砧板,开始着手杀鱼,那些黄鳝劲猛滑溜,没点手劲还真抓不住它们。

尽管分了一些鱼给武明和武亮,但依旧还剩下不少,唐平动作麻利,杀鱼,去骨,清洗,一气呵成,将所有的鱼全部杀光了,懒得下次再动手。

煮粥用不了那么多鱼,留一部分中午做红烧鳝鱼和油炸泥鳅,唐平把鱼处理好之后,把现场清洗干净,又给田螺换上清水。

有很多人做黄鳝粥是直接切段连同鱼血一起熬煮,说这样更有营养,但唐平却不喜欢这样做,总感觉鱼血煮熟后会影响粥的成色。

唐平先烧水把用来煮粥的黄鳝烫一下,刮掉表面那层滑滑的物质,然后切段备用,同时倒点酒去腥。

接着清洗村子上种植出来的优质香米,把米下锅,这个世界没有高压锅电饭锅,不过难不倒唐平,小时候这种普通的锅用得多了。

唐平特意挑选了一口砂锅,这砂锅熬煮黄鳝粥,那是再适合不过了。

生好火后唐平现家里没小葱了,便跑到院子外面的菜地里拔了一把,顺便摘了一些鲜嫩的空心菜,方便极了。

接着就是切姜片,不切成姜丝,因为慕晴小丫头不喜欢吃姜丝,姜丝混在粥里可难挑了,然后切葱花,再将几个干枣切成片。

火炉里的干柴遇火就燃,出哔剥声,这时杨远和方雪晴也起床了。

杨远在院子里锻炼,一把亮银枪耍得人眼花缭乱,枪似游龙,寒星点点,银光皪皪,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勇。

唐平不得不感叹这才是真功夫,相比以前国内那些抛头露面的大师,恐怕杨远空手都能打十个吧。

方雪晴洗漱完毕后来到厨房,此时她身上有种慵懒的美感,不施粉黛也十分有魅力,方雪晴笑道“孩子,这么早就起床,真是辛苦你了,我来帮你忙吧。”

“婶婶早上好,没事,我忙得过来。”唐平一边把柴扔进火炉一边说道。

“没关系,反正我闲着也是闲着,你看看有哪些需要我帮忙的?”

唐平想了一下说道“好吧,我等会打算炒一个空心菜,那就麻烦婶婶帮忙择下青菜吧。”

随后方雪晴帮忙择菜,砂锅里的米粥也煮开了,唐平将黄鳝,姜片,红枣片放入锅内,换小火慢熬,等粥熟了鱼也熟了,加点猪油,盐,洒上葱花,少量胡椒粉,一锅香喷喷的黄鳝粥就做好了。

早餐光喝粥还不行,再配两个小菜就完美了。

唐平快炒好一道蒜香空心菜,还有一道酸贡棱豆,也叫六轴豆。早上人的食欲一般不会太好,这酸贡棱豆酸脆可口,是极佳的开胃小菜。

“晴儿,快起床了,太阳晒屁股了,等会上学迟到先生可要打手心了。”方雪晴到房间内催杨慕晴起床。

没多久杨慕晴拖着带困意的小身板从房间里出来,边走边打着哈欠,随后开始刷牙洗脸。

洗漱完毕的杨慕晴精神多了,她回到厨房轻轻嗅了嗅鼻子说道“好香呀!是鱼粥吗?”

方雪晴笑道“真是个小吃货,没错,这是唐平哥哥起早煲的鳝鱼粥,你可有口福了。”

“嗯!唐平哥哥煮的鱼粥可香了。”杨慕晴满是期待,肚子里的小馋虫已经在闹腾了。

唐平说道“慕晴等会记得多吃两碗,昨晚捉鱼你也有份,这可是你的劳动成果呢。”

“好!我要喝两碗鱼粥。”

随后杨远也进了屋,一家人开始吃早餐,尽管这不是唐平第一次煮鱼粥,但杨远夫妇依旧对鱼粥赞不绝口。

鱼粥鲜美不腥,谷香浓郁,入口软绵,滋味非凡,配上可口小菜,没多久一锅鲜美的鱼粥就被吃个精光。

吃完早餐杨远出门了,方雪晴在厨房收拾碗筷,杨慕晴拿着一小把荔枝开开心心地去上学了,唐平还有要事去一趟镇子上,所以稍做准备也出了门。

乡村的早晨生机勃勃,唐平骑着马在乡村的主干道上慢慢前行,沿途遇到许多村民,互相打了招呼。

以前从村子到镇上要一个时辰,主要是路不好走,现在路修好了,一个小时就能到达,骑快马四十分钟就可以赶到。

唐平也不赶时间,悠然自得,顺便慢慢地欣赏路上的美景,这种慢节奏的生活十分惬意,如果习惯了大都市繁华的人在这里生活会感到冷清寂寞,因为这里没有游乐园,没有电影,没有达的交通工具,没有的东西太多太多。

种地是一件很辛苦的事,如果只看到农村悠然的一面也是不对的,在以前农村人都想着如何逃离农村,而城里人羡慕乡下的美好风景,这就是所站的角度不同吧。

对于唐平来说,自己更喜欢过这种农村的生活,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种地也许会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但不会饿其体肤。

不知不觉已经到达镇上了,镇子的街道上人来人往,赶集的人很多,各种小贩在吆喝着,人们站在摊位前与小贩讨价还价。

如今清水镇还算不上繁华,大部分的人还是处于刚好吃饱的状态,但没有了乡绅的压迫,往后的日子一定会快好起来的。

所谓先富带动后富,平安村以后会越来越富有,连同镇子上的人也会受益,就算达不到共同富裕,也能保证人人吃好穿好,生病了有钱医,孩子上得起学。

“总算到了!”唐平穿过闹市,来到镇子西边的一家陶瓦铺前,这家铺子烧出来的东西十分实用,据说是一家百年老店,家传手艺传了好几代人,是真是假唐平就无从得知了,也不打算深究。

虽然这家店铺的手艺很好,但是平时生意也不怎么样,勉强能维持着正常运转吧,主要是这瓦缸碗罐什么的只要不是摔坏了就能用很久,寻常人家一年都不会添一个新的。

喜欢凡农民请大家收藏凡农民本站更新度全网最快。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