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子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48章 宗师的诞生(第1页)

“赵王?”张守敬先是一愣“就是娱报上说的那个?”

不管怎样,张守敬都无法将眼前这位算学奇才与那个娱报上掀人裙子的荒唐王爷联系到一起。

“我也没想到一歌让我成为了南京的笑柄。”朱高燧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

刚才自己脑子里只有算学忽略了其他很多事情,那些在破庙中露头的当然是锦衣卫,轻烟楼第五层整个大明都听说过有几个人能来这里宴请客人。

“张守敬见过…”

张守敬慌乱了一下,然后便准备回礼,可却被朱高燧直接阻拦。

“我给您行礼,敬的是算学,敬的是宗师朱松庭先生,敬的是您传继先贤智慧,多大的礼节都不为过。”

哪知道张守敬听完以后居然嚎啕大哭了起来,这让朱高燧有些不知所措,他两世加起来也才二十来岁,该如何安慰一个五十多岁的人已经触及到了他的知识盲区。

“师父,爹,您看到了没有…..咱们算学有救了!”

张守敬哭的不能自已,一代算学大家沦了在草市上捡剩酒剩菜为生,这怎能不让朱高燧唏嘘不已,心酸不已。

“您怎么会沦落至此?”朱高燧问道。

“不敢瞒赵王爷,我算是松庭先生的隔代弟子,我的祖父是松庭先生在扬州隐居时最后一个学生,老师在临终前将一生的学问编撰成书然后留给了我祖父。

虽历经元末乱世,可我张家三辈代代传习,到了我这一代守着我老师的这些书已经有八十年了。

本以为太平盛世以后,这些书就能见诸于世教于天下,可国子监的人却把这些东西当成旁门左道,将算学当成无用之学,弃之如敝履,我父亲也是因此而郁郁而终。”

说着张守敬又自顾饮了一口闷酒。

“我张家当年也算是显富一时,就因为保存这些书落得个家财丧尽,到最后连口饭都吃不饱。

前几日我在草市上给人读报时看到了第一机械厂招工,每日一百文,所以我动了心前去留了个户贴,毕竟就算再有学问也顶饿。

可回来我就后悔了,我就算再不济达不到老师那样的高度,也是算学大师,居然沦落到了要去当小工的地步。

越想越悲愤,在想想这些年连连遇挫的遭遇,顿觉我这一生为算学所累,为这些书籍所累,如果不是遇上你们,我今晚就会与这些累赘一起自焚。”张守敬感慨万千。

“张先生,您千万不能妄自菲薄。”

很多人都以为先贤的智慧只藏在之乎者也中,可数学天文以及物理的规律,更能简单粗暴且直接的体现汉人在智力上曾达到了何种巅峰,可惜最后很多都亡于满清。

“不是妄自菲薄,而是就连我也不知道这些学问的用途在哪里,不知道我这一辈子钻进算学里最后的成就在哪里?算学已经到了末路!”

朱高燧看出了张守敬有些绝望,汉人算学本是世间绝顶,可或许也是源自于这样的绝望后继无人,逐渐被西方赶了四五百年的进度。

“我不同意您此言,我倒是觉得算学尚未真正生根芽。”

“生根芽?如何才算是真正生根芽,如果不是遇上你,我连找一个传习的弟子都没有!”

“依我拙见,人对万物的理解源有两个方向。

一种是从自身感触和感性的角度所看到的这个世界,所以我们才能分辨善恶,分辨美丑,认识自己的内心,让自己的情感得到升华,十三经煌煌几十万言莫不如此!

而另外一种就是从理性的角度去探索这世界必然的规律,就像太阳为什么总是东升西落,苹果为何会落地,算学等等莫不如此。

感性固然重要,可理性对一个种族来说同样必不可少,只是过去几千年来说两者过于失衡。

算学之所以无法崛起,我想大抵两个原因。

其一,算学虽有过辉煌,但绝大多数的算学宗师都是各自精通一道,没有人真正意义上去梳理算学的脉络,因此也无法系统的形成一个真正的学派,这也导致了这些算学宗师一旦身死,其学问自然陨落无以为继。”

张守敬听得非常认真,而且深以为然,昨夜吴松庭毕生心血就差点毁于一旦。

“那第二个原因呢?”

“第二个原因就是自然科学尚未形成规模。”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