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子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79章 终究是皇帝想得深远(第1页)

第79章终究是皇帝想得深远

刘基慷慨陈词,并没有因为李善长脸色难看而半分留情。

朱元璋却闭口不言,隔岸观火。

随着刘基阐述观点,他的观点逐渐明了,李善长就算生气,也不得不在刘基面前认栽。

张正常和朱标两位道行差一点的人,也茅塞顿开。

朱元璋和他带领的臣子们,面对的是怎么样的一个世界。

元末明初,天下已经经历了多年的战争,朝廷,各路军阀混战,早就将这天下的民心打散。

虽然朱元璋横空出世,统一南方。

但这个朝廷建立,如今连一年都不到。

老百姓能不能知道当今天子名讳都是未知数,许多偏僻的地方可能连改朝换代都不曾闻得。

皇帝如果听从李善长的建议,直接以政令的方式将种痘法推行下去,第一个问题就是,老百姓相不相信朝廷,他们凭什么相信朝廷?

种痘法的本质,就是以毒攻毒,

这种方法就算是刘基,李善长看来也是惊世骇俗,百姓如何相信?

要知道,经历过多年战乱,官府在百姓中的那一点信任早就烟消云散,就如朱元璋一路成长起来,视官员为寇仇一般。

就算大部分百姓不那么偏激,大明在一般的百姓心中,又有几分信任?

天下未定,在百姓眼中所谓的明朝是否如红巾军一般昙花一现都是未知数,这时候推行政令,本就很难。

更何况是如此惊世骇俗之法。

民心未得,政令难行,此其一。

偏偏李善长又提议将此事纳入官员考核,这才是刘基讽刺李善长的点。

他本心也许是好,可是如果百姓不信任,不配合地方官员执行的话,官员大概率会强行推行,因为这干系到他们自己的前程,按照前朝的规矩,百姓是最容易被牺牲的群体。

怎么考核,无非是种痘的百姓越多越好!

地方官员如果为了政绩,少不得要将更加简单,但更危险的“时苗”用来作为种痘的主要手段,

在场众人除了朱标,其他人都有过经历的老人,他们明白这件事,是肯定会生的事件。

那么,这么做的后果很可能会激起民怨,甚至造反。

那朱元璋推行种痘法还有什么意义?

李善长并非庸才,他只是并没有太上心这件事一时间被刘基抓着痛脚,思索之后,他明白刘基说的有道理,他辩驳不得。

只是双方彼此的立场,让他不能输人输阵:

“那就徐徐图之,不设考核,我们可不争这一时,徐徐图之,百姓经过教化,自然会理解朝廷的苦心!”

李善长说完这段话,却现刘基只是看着自己冷笑。

他瞬间明白,这件事的症结在哪里?

徐徐图之,教化百姓,这确实是最稳妥和最王道的办法,可是如果只是这样,皇帝要他们过来干嘛?

朱元璋如此郑重推行此事,其实说白了,就是皇帝想要拿到推广疫苗的功劳,这是他身为帝王重要的历史功绩。

而想要做到这个,至少推广的初期,他要看到比较明显的成果!

“你们二人别只记得给朕泼冷水,刘基,既然你说不行,那就说个行的方法给朕!”

朱元璋一直冷眼看着,等到二人说完才表意见。

他这么一说,刘基自己也犯难了,怎么把这件事办得漂亮?

其实很难!

这里最难的,就是如何教化百姓和化解百姓对朝廷的不信任,在地方层面上推行其实倒不算是难事。

此时,他的目光掠过一个人,刘基震惊。

他很快,就将目光放在张正常身上。

李善长几乎同时,也将目光落在张正常身上。

他们终于明白了!

他们看到的问题皇帝一样能看得到,张正常很有可能才是这件事的最优解。

蒙古人给了龙虎山八十年的富贵,龙虎山在平民百姓中的威望,可能还更甚于如今的帝王。

刘伯温和李善长从儒家士子的角度,看不起张正常,却也不能否定他的地位。

民心和信任这个问题,放在正一道身上,也许会不成问题……

刘基转向朱元璋,却见朱元璋似笑非笑。

“现在,你们还有什么话说?”

“陛下想得比微臣远,微臣不如……”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