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子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31章 凌太虚入广漠而求之无何有之乡(第1页)

第二日清晨,鹿善继带从人告别李银河回定兴,准备粮食,筹备定兴商行。

茅元仪在处理人情世故方面有巨大缺陷,性情高傲,但对有才学和自己看得上的人满腔热忱,对李银河这个小义弟更是关怀备至,一早派骑手回江村通知侄子茅七到易水湖待命,自己带着两位红颜去易水湖拜望李氏。

路过易州城,昔日灾民的地窝子已经拆除,但漏泽园的荒坟密密麻麻,众人对灾民昔日的悲惨境遇唏嘘不已,路过龙华社,茅元仪仔细询问李银河当时和土匪作战的情况,对李银河希望义兄在易水湖军营讲课的要求一口应允。

李氏忙忙碌碌,谢宝白英岳不群陪着老太太给易社村民送过年物资,李氏经历过苦日子,最了解村民精打细算的生活。

李氏手中有了钱,决定资助复社教师和农妇们,复社妇女当家的不少,做农活压力大,李氏深入农户,探讨妇女农事的帮扶计划,每日忙忙碌碌。

茅元仪带着杨宛王微跪拜李氏,将随身玉环送给老太太,李氏眉开眼笑,孤苦了几十年,李氏深信人多力量大,乖孙的帮手多,做事才会爽利,照例给了茅元仪五颗金豆,从箱子里拿出两套饰送给杨宛王微,茅元仪随李银河去蛤蟆石军营,杨宛王微陪李氏去复社。

茅元仪的侄子茅七也到了军营,手中捧着用棉布包裹的红薯,红薯个头不大,茅七三十多年纪,黑红脸膛,双手粗糙,可能常年在田地劳作,显得有些苍老。

茅元仪指着李银河对茅七道;“茅七,你精于农事,李千户是我义弟,你暂时留在易水湖,帮助李千户精心扩植甘薯,听从李千户吩咐。”

茅七赶紧给李银河磕头,虽然李银河年轻,却是茅元仪义弟,辈分比茅七大。

李银河赶紧将茅七让到屋中道;“易州甘薯栽培之事就麻烦茅贤侄,你在商行担任农业管事,说说甘薯在本地的产量。”

听到聊农事,有点拘束的茅七神色自然一些,赶忙道;“李大人,在定兴平原水浇地,甘薯可达到亩产十五石,贫瘠的地头可达到亩产八石,每石出两成干粉。”

了不起啊!要知道此时亩产粮食平均也就二,三石,此时甘薯虽然比不上后世亩产近万斤,在贫瘠之地能得八石产量,足够山区百姓吃饱饭了。

李银河郑重地向茅元仪深鞠一躬道;“义兄,如果山区能够达到茅七所说的产量,你们就是万家生佛。”

茅元仪回礼道;“咱们是兄弟,你安排茅七尽快实地调查,做好明年种植准备。

造福百姓乃我等本分,好啦,带我去看看你的兵士操练吧。”

茅元仪曾是蓟辽督师孙承宗大学士的参赞,参与辽东十几万明军的管理,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战经验。李银河召集易州涞水的所有军官和易水湖驻防训练的旗军进行操演,让茅元仪点评指正。

参加操演的是谢百三手下七旗军士,和双峰社新吸收的十旗新兵,刘虎率领的两旗火铳旗军,谢宁带领的两旗马军,以及新组建的炮营,炮营此时只有两门虎尊炮和六名炮手。

新兵在教场展示了军姿和基础军训动作,石百三在军营外空地指挥旗军进行炮兵马军步兵合练,步兵单独演练了长枪兵三眼铳盾手和火铳手的军阵合击战术。

茅元仪点点头,义弟的旗军训练有素,假以时日,应该能达到关外边军家丁的战力。

茅元仪走进饭堂改成的礼堂准备讲课,令茅元仪诧异的是,军官士兵全都进入礼堂听课,很多人还拿出炭笔小本子准备记录讲义。

李银河解释,普及士兵的文化教育,对于多兵种配合至关重要,小旗以上军官晋升有识字率要求。

茅元仪也没有见过如此情况,大明别说士兵了,军官文盲率都极高,只有一些将门子弟识字,读过一些家传兵书。义弟的旗军如果都是识文断字的兵士,那就创建了古代文化程度最高的军队,效果如何,没有先例,读书是奢侈的,以前有将领尝试过,巨大的投入靠朝廷的军饷根本无法支持。

讲台上有一块巨大的板子,板子上是一幅辽东地图,旁边配有竹棍作为教鞭。

茅元仪拿起教鞭,沉默地思索,在辽东,听课的都是总兵副将参将游击都司等中高级武官,今日给旗军屯户讲,对自己也是个挑战。

李银河一旁道;“义兄学识渊博,经历过辽东实战,小弟在军中平日讲课不拘一格,随意讲些经验就好!”

茅元仪点点头,面对旗军道;“本人茅元仪,曾在辽东军中效力,对军中实务有些经验,易州茂山卫每年有班军去辽东卫戍,我与大家可以说是袍泽,今日不要说讲课指导,茅某只是谈些经验体会与大家共同参详。

刚才看了旗军的操练,茅某耳目一新,从新军培训到多兵种合击,令茅某获益良多。

拿李千户大范围全方位提高旗军文化素养来说,从古至今,绝无仅有,可以说是开了新式练兵的先河。

讲句题外话,茅某喜欢庄子,更是向往庄子开篇的逍遥游,人生是苦难的集合,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如何脱离苦难达到逍遥,进而游戏人生三味,是茅某的追求。功夫在诗外,要想达到道家所说的具见,你先识文断字,当然有特例,但对普通人,增加学识是唯一途径,李千户用心良苦,靡费巨大,诸位要珍惜学习的机会。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影响战争胜负的因素很多,孙子兵法将这些因素总结为五事七计,大家是军人,有兴趣可以在课下去看书。

李千户说实践出真知,茅某深以为然,其他虚的不说,这堂课,茅某谈谈亲力亲为的辽东战事。

在此之前,我点评下今日的操练。

先,在士气,训练,战术方面,千户旗军乃大明卫所军的佼佼者,可以看出,千户旗军更注重火器的进攻分量,李千户在摸索一条使用火器的新路,既依靠火器的杀伤力又提高火器的快移动能力和杀伤效果,这个领域,茅某不熟悉,在下只能提供辽东边军的火器作战思路,辽东火器应用,注重重炮,军队依靠坚城巨炮,在炮火掩护下,作战士气高昂,脱离坚城巨炮掩护,野战士气低落。

再者,千户旗军的辎重部队建设也是目前其他明军所忽略的,大军一动,万千民夫跟随,移动缓慢,稍有疏忽,便是大灾难,专业辎重军队费用和使用效果,茅某还无法评估。

要说给旗军建议,茅某总结了一下,先,要明确番号,草创时影响不大,军队扩大后至关重要。

其次就是指挥系统,大军如指臂使,多用五色旗帜,中军牙旗重中之重,再有就是传令方式,传令兵如何设置,军中声控类器械如何配置。总之,要简单便捷有效,旗军演练时鼓哨唢呐金有些混乱,不可不察。”

李银河递给茅元仪一支军号道;“兄长,旗军正在改进声控器械,以后战场传令多靠军号。”

看茅元仪端详军号,李银河解释;“兄长手中军号乃铜制,小弟从号角中得到启研制,由号嘴,号身,喇叭口三部分组成,号身是两圈盘旋细管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