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子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43章 妙玉的身世(第1页)

贾环脸上露出笑容,说道“先尝尝这热饮如何,看看合不合你的胃口。”

妙玉总觉得这个决定是不是草率了,因为看他一副奸计得逞的摸样,有种不好的感觉,但想起两人的关系,还是不忍心他现在。

贾环依旧一勺一勺头喂着妙玉,最后喝了大半碗,妙玉才叫停,问道“这就是你说的饮料?倒是挺甜的。”

药始终是药,怎么会少了药味儿,再多的甜味儿都掩盖不住那丝丝苦涩。

只是妙玉不忍他担心,所以强忍着喝了大半碗。

她有些享受贾环的贴身照顾,这种感觉是她从来没有过的。

贾环拿过清水给妙玉漱口过,又重新回到塌上,牵住妙玉的玉手,说道“继续刚才的话题,之后呢?之后生了什么?”

妙玉躺在心上人的怀中,此刻也没了什么顾忌,言简意赅的把自己的出身讲了一遍。

贾环则是越听越是心惊,妙玉的身世就像是画卷一般逐渐慢慢清晰起来,连带着还有之前的很多秘闻。

当今圣上夺得大位之后登基,并不是所有人都支持的,作为中立方的四王很明显是有些看不过的,还有就是义忠亲王,更是对当今圣上的上位有所不满。

当今圣上得位不正,义忠亲王一时愤慨,决定造反。

义忠亲王跟四大家族关系不错,甚至连棺材板都是找薛家定制的。

当今圣上由于二者之间的关系,对四大家族可想而知,关系并不会太好。

但能坐上皇位的又岂是一般人,直接就越过四大家族的掌权人,从内部开始瓦解了对手。

王子腾是家中的次子,可以上位就可以看到其中的关键。

薛家之后越来越惨淡,这背后也许并不简单,还有史家的一门双侯,贾家的大房二房,加上宁国府贾敬的修道炼丹。可以说都跟这件事有着密切的关联。

忠顺亲王在夺位中立下大功,所以现在势力很大,又与贾家疏远,这也是一种对立。

真正的战对其实从夺位就已经开始了。

妙玉的母亲是苏州人,父亲跟林如海暗中交好,事情失败之后,被救出出家躲藏在寺庙中,这才逃过一劫,被林如海庇护,直到林如海感觉到大限将至,安排她进京。

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谁也不会想到朝廷逆犯竟然躲在京城,属于灯下黑。

清代着名红学学者涂赢在《红楼梦赞?妙玉赞》点评道“妙玉壁立万仞,有天子不臣诸侯不友之概”。

“壁立万仞”语出《论语?子张》——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子服景伯以告子贡。子贡曰“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夫子之云,不亦宜乎!”

译文是

叔孙武叔在朝廷上对大夫们说“子贡比孔子更贤能。”子服景伯把这话告诉了子贡。子贡说“用房舍的围墙作个比喻吧,我的围墙,只够到肩膀那么高,人们都能窥见房屋的美好。我老师的围墙有几丈高,找不到门,无法进去,看不到宗庙的美好和各个房舍的丰富多彩。能找到门进去的人或许还很少呢。〔叔孙武叔〕老先生那样说,不也是很自然的吗!”

明代正德年间进士山东巡抚胡缵宗于嘉靖十七年(1538)书“万仞宫墙”作为曲阜孔庙门额。“壁立万仞”本意是高墙之内掩映的是宗庙。

那么问题来了妙玉一个小尼姑怎么就上升成了宫墙宗庙的代言人呢?

她又与天子和诸侯有何关系?她为何不臣天子不友诸侯呢?

妙玉只有是皇家之后,并且是有过造反的皇亲,才能解释上面所说的种种。

(其实有关妙玉的身份的猜测有很多,也都有证据,但我还是偏向于这种说法,妙玉用的古董,还有她的性格,加上对黛玉的偏宠,也有人说她是林如海的女儿,个人的一点偏见。)

贾环听完这一切,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贾府的处境,还有四大家族的衰弱这一切都有了解释。

就连贾母对妙玉的态度都不十分友善,也有了出处,贾母不认识本该不认识妙玉的,应该是见过妙玉的母亲,所以让贾母想到了一些事,这才对她不喜。

贾环揽住妙玉瘦弱肩膀,温柔道“没想到你的身份牵扯到这么多事。”

妙玉叹息道“往事已逝,我那时候还小,只是模糊的记得,后来都是师傅告诉我的,但现在已经都跟我没什么关系了,我也不想掺和进去。”

贾环沉吟一会,道“信呢?我看看。”

妙玉从里面掏出一封信出来,交给贾环。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