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子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79章 朝野震动(第1页)

京师,崇文门内,龙潭寺旁的广东会馆。

进京赶考的举子们霸占了堂屋,广东客商或广东籍京官的家眷们则很能体谅的任由这些读书人,未来的进士们胡闹。所谓胡闹,乃是这些家伙根本就无心读书,成天拿着什么邸报抄稿、知闻录之类的东西大声嚷嚷,什么黄花甸大捷、大房身歼敌多少,海城收复仿佛经由他们的说法,大清国就要战胜倭国了一般。

事实是,倭寇还霸占着旅顺口,在各部任职的广东籍官员们回到临时寄宿处提起国事都摇头摆脑,一副无可奈何的模样。那些消息灵通一点的客商也约莫知道,朝廷都派李中堂去倭国求和了!

今儿,举子们闹腾的越厉害了。也不知道是谁给他们漏了消息,说关外三将军联名上折,要朝廷开放柳条边,移关内流民于关外,以军事编制法组织屯垦、军训,简而言之就是四个字移民实边。

朝堂惊悚,这小小的广东会馆也是争议颇多。

三将军的折子无疑是对两百年的国策起了挑战,也是满族统治高层在对日战事问题上态度冲突的延伸。朝臣们、举子们从各自的视角来看待此事,得出的结论也大不相同。

朝堂上,以恭亲王奕所为的洋务派、以翁同和为的主战派又联合在一起,颇似十年前那般亲热起来。他们坚决支持移民实边,认为边防巩固才是保住满人老家、杜绝强邻窥伺蠢动的根本之法。

他们说,祖宗定下的规矩的时候,老家没有强敌威胁,今儿辽东还在战火之中,俄罗斯国三番五次在乌苏里起挑衅,白山老家、沈阳祖陵岌岌可危啊!

反对者们大多是守旧的满族亲贵“汉人若肥,满人必危”的论调甚嚣尘上“祖宗规矩”是他们的法宝,每每在洋务派、主战派面前理屈词穷时定然祭出,给对手中的满人一顶败家子儿、汉人一顶居心叵测的帽子,甚至还要宗正、宗令和各王出面惩处之。

朝堂上还是反对派略略鼻优,会馆里的情形却是一面倒!

众人都在热议,有人甚至高声宣称,自己要在考试的时候再作一篇关乎移民实变的锦绣文章,打动主考大人,呈达圣听。

也有人不愿意在那里无谓的争论、热议。任何一个时代都有擅长理论者,也有擅长实干者。左厢房,一名身材比之同乡众人略高一些,却要偏瘦一些,更显文弱的举子提着藤条箱出门,走到堂屋旁略站了片刻,摇摇头,径直向大门而去。

门房大爷有些诧异,热心的出声询问:“陈公子,你这是去哪儿啊?”“麦叔,我去天津投考武备学堂。,

门房大爷顿时满脑子的星星盘旋,啥啊?举人老爷不参加会试而去考丘八兵读的武备学堂?前途无量的举人老爷随时能进士及第、谋个别人可望而不可及的好出身,这位举人陈公子却要放弃大好前程,去当丘八兵头?武人在大清国是没有地位的!

错愕间,那位陈公子已经大步走远。从他的步中,门房麦老头能够体会出他的决心已下,难以回头了。唉,广东南海县可能又少出一位进士啦!兴许几年、几个月或者几天后的会试期过,那位陈公子也会后悔莫及。

提着装满衣服和书籍的陈树泽步履坚定,一如他的决心一般。年仅二十七岁的他是南海有名的才子,声名仅次于相交颇深的康家兄弟,也或多或少的受到康广仁的影响。那位老兄就看不起大清国的科举、官场,空怀满腹才学却一直绝步科场,只在浙江某道做了一个小吏谋生。

陈树泽经常去香港、广州,耳闻目睹下是西洋的先进和大清国落后,是西洋的开明和大清国的闭塞愚昧。至今,大清国人依然在诚惶诚恐的打走洋人,冲着人家背影骂一句“蛮夷”殊不知在西洋人眼里,大清国才是尚未开化的蛮夷之地。西方文化强烈的冲击了陈树泽,使得已经考取举人功名的他在清日交战的时节里,越的生出学西学,强国防之念头。

西学,放眼大清国,唯有船政、水师、武备三学堂教授完整。既有强国防之志,又被武毅先锋军在辽东的胜绩鼓舞,更有三将军联名折子的推动助力,使得陈树泽毅然放弃科举之途,就近、就便的选择了天津武备学堂。

举人身份,去投考武备学堂最好先去兵部衙门讨一张推荐,否则,武备学堂那边看到陈某人身材如此单薄。指不定还不收呢!

还没走到兵部,就在工部衙门口,几个戈什哈喝骂着推攘一人出门,衙门口都有台阶,在戈什哈的推攘下,那人踩了一个空,顿时重重的摔下台阶,尘土飞扬中,戈什哈们哈哈一笑,其中一人还手指从地上艰难爬起的那人骂道:“你个假洋鬼子再不识趣来闹,爷可没耐心言语伺候,只有拳脚!”

陈树泽距离很近,看的很清楚,那人确实身穿洋式服装却留了一条有些黄的大辫子。快步上前扶了那人一把,又替他拍打了身上的尘灰,陈树泽正欲转身离去,那人似乎醒过神来,连声道谢,却是翰南口音。

同是异乡人在京城,一个被撵出工部衙门,一个正欲去兵部讨文书,颇有相同之处。陈树泽停步,转身,拱手道:“兄台不必多礼,萍水相逢,举手之劳而已。不知兄台何故惹恼了衙门里的人?”

“唉一身所学,报国无门!恨呐!”洋装男子一跺脚,转眼看看工部衙门口上的匾额,摇摇头,转向陈树泽道:“听口音,兄台也是外乡人?”

“鄙人陈树泽,字卒起,广东南海人。”陈树泽顺口就把自己的表字给改了,以示投身武备学堂,从小卒干起的决心。

“鄙人陈国华,字

让陈兄见笑了,家父早年因躲避乱面流落香港,接受西学,故而在鄙人幼年时就送奔西洋读书,未曾有师长赐下表字。噢,老家江西翰州。”

陈树泽本就向往西学,一见眼前萍水相逢之人竟然是从小在西洋求学回来的,哪能放过大好机会呢?看看天色还早得很,乃热情相邀:“五百年前是一家呢!国华兄,你我有缘,不如找个僻静的茶馆坐一坐?”

陈国华感于陈树泽热心相扶,又加心中失意无法排遣,也想找人倾诉一番,谁说萍水相逢就不能知交好友呢?看看眼前这人也不错,文静、秀气,是读书人。

“国华也正有此意。“二人都有相交之心,见此处都是部堂衙门聚集之地,乃重新走向崇文门,找到一间相对人少的茶馆,捡角落处坐下,自有小儿招呼应酬,送上大碗茶水。

“国华兄找错门儿了!”听陈国华一番诉苦,陈树泽摇头道:“您一身所学在工部衙门里用不着,却能去天津机器局谋职,机器局总办张士珩乃是李中堂表弟,一直在网罗人才,国华兄若能去,定然能够为张总办重才,一展所长。”

闻言,陈国华豁然开朗。想一想,有多少国人身负才学却找错了门儿,淹没于众生之中,毫无作为呐!这位陈树泽兄一席话,无疑是给自己指出一条光明大道。

一个去投武备,一个投机器局,都在天津,而且都在河东,两地相距不过十里。当下,陈国华回客栈收拾了衣物,陈树泽去兵部讨了推荐,携手上路。

正当会试之前,陈树泽有举人身份去兵部讨文书,那些办差的也不敢怠慢,生怕落下一个“轻侮举子”的罪名。须知,这些来自各地的举子,乃是朝廷和地方掏银子作路费,即所谓的公车而来,万一高中或其同乡好友高中寻常人等还是莫要得罪为好。

出京门走通州,而后改运河水路去天津,两人一路相谈,竟有惺惺相惜之感,谈话就越的深入起来。

“恭王复出,则洋务势必大力推行,此其一:清日之战,暴露军事问题多多,纵有武毅先锋军连连报捷,却只是一军之力,难挽大局。

会馆众举子有空言军略者,其说法也有一二可信,可以借鉴。他们说,大清国输在备战不力,输在军械制式庞杂,补给弹药尤其不便,等等方面,此其二。

兄台若能高就于机器局,或可以统一军械制式为端,想必李中堂、张总办感于战事之经验,引兄台之言为宗旨,更加高看兄弟,也未可知啊!”

陈树泽比刚刚回国,两眼几乎一抹黑的陈国华更熟悉大清国的事儿,由此频频出言指点。出点嘛,也是自己投了军,今后打仗使得多半就是机器局所造武器,该当出言指点。

陈国华大喜,今后自己的道路是越的清晰了。

他乡遇知音,这得是多大的缘分呐?更巧的是居然都是陈家人,传说在五百年前是一个祖宗。从此,陈国华就把年纪大了两岁的陈树泽视作兄长。

此时的二人万万想不到,三年后,他们竟然能够与陈固一道,并称为武毅先锋军“三干陈”。

热门小说推荐
首辅医娘

首辅医娘

一直崇尚不婚不育保平安,谁知一场意外来临,相公孩子都给准备齐全了,孩子差点儿被人卖,相公被赶出家门,哪有这么欺负人的?既然成了我林喜悦的人,那就归我罩,夫妻同心分了家,就在人人都怀疑他们要饿死的时候,病了二十几年的人突然强壮了是怎么回事?一直没机会科考的人忽然中了榜是怎么回事?日子眼看着红火,多年不闻不问的娘家人也上来占便宜,呵呵,姑奶奶可不是好欺负的人,这样的,老娘能打八个!各位书友要是觉得辅医娘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

长夜余火

长夜余火

灰土上所有人都相信,埋葬在危险和饥荒中的某个遗迹深处,有通往新世界的道路,只要能找到一把独特的钥匙,打开那扇门,就能进入新世界。在那里,大地是丰饶的,就像流淌着奶与蜜,阳光是灿烂的,似乎能洗去寒冷和阴晦。人们不用再面对荒芜怪物感染畸变和各种危险的事物。在那里,孩子是快乐的,成人是幸福的,一切都是美好的。灰土上长夜余火...

剑翼

剑翼

朝天阙,倚重楼。览群岳势小,阅沧海横流。愿将手中三尺短,一剑光寒十四州。上架了,订阅最重要,求大家订阅支持一下,哪怕一章也好!拜谢!倒霉仙人穿越到末法时代,且看他如何一步步重得仙身,最终逐鹿大罗天,问鼎仙王。QQ群1o2842948小说关键词剑翼无弹窗剑翼txt全集下载剑翼最新章节阅读...

好久不见,老公

好久不见,老公

简介关于好久不见,老公大靖皇后慕如月毒死自己夫君后一睁眼成为江城一个吃不饱穿不暖的小孤女。虽然生活质量不行但没有以前的烦心事她还是很开心。潇潇洒洒过了二十来年本以为这辈子就这样痛快过去的时候,被自己毒死的夫君突然闪现自己面前。急!她还有债没还!她才想起来她这辈子能重生好像是因为这个男人不甘心想跟她再来一辈子,心虚的她只好随他跟她一起回了家慕如月爱语爱你,即便前世狼藉一片依然原因再陪你走一遍人间。君常明爱语爱你,想和你生生世世,温暖你。ps男女主都不是好人。...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