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子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章 改不改嫁(第1页)

“嘿,秦姐您小心,崴了脚可不是小事,还是我扶你吧!”

傻柱殷勤的伸出手,去扶覃如。

覃如连忙甩了甩胳膊,拒绝道:“不用,我用热毛巾敷敷就好了,你赶紧回去休息,明天还上班呢。”

傻柱讪讪的收回手,摸了摸头:“呵呵呵,秦姐说的是。”

两人分道扬镳,各自回家。

覃如深一脚浅一脚走到自家门前,轻轻一推,门开了。

昏暗中,墙上贾东旭的大头照差点让她误以为来到了阴间。

离大头照不远的炕上,婆婆贾张氏正靠在炕头眯着三角眼望过来。

“给的什么?给了多少?”

完全没担心儿媳可能会遭遇的恶意与流言蜚语。

“二十斤玉米面。”

覃如没好气的说。

不等对方反应,她就不耐烦的道:“我睡了,明天还要早起上班。”

贾张氏心下不快,这是什么态度?她可是婆婆。

不过,转念一想,有二十斤玉米面进账,也就不说什么了。

三个孩子睡的小猪一样,覃如躺下后,细细捋着原身的记忆。

高小毕业的京郊乡下妹子嫁了四九城的轧钢厂工人,这在当时其实并不算高攀。

建国初期,土改分地,城里小市民的日子并没有乡下日子好过。

土地是财富,而免费分到田地的农民就得了从天而降的大馅饼,初步实现了粮食自由。

城里呢?多数小市民正因为没地,才跑到城里讨生活。

贾东旭家里就是如此。

五十年代,工农结合的家庭是最普遍的,也是双方认为的最优结合,一个有粮,一个有工资。

民国末年,金圆券飞贬值,最终成为一堆废纸。

这让老百姓失去了对货币的信任,粮食成为最坚挺的交易媒介。

因此,娶个乡下媳妇,娶个能轻易拿出粮食的乡下媳妇,比娶个城里媳妇实惠。

更不用说,年轻时的秦淮茹模样出众,水灵灵的村花一朵,比很多城里姑娘还好看。

所以,不存在贾张氏瞧不起秦淮茹出身的问题。

至于贾东旭死后,贾张氏动不动动大召唤术,撒泼耍赖,那是回回都得了好处,并不是无的放矢。

贾张氏这代人经历了小日子入侵,抗日,解放战争。

能在一次次的动乱中活下来,能是简单的吗?

生存能力绝对顶呱呱。

或者说,为了生存,可以无所不用其极。

撒泼耍赖,并不如何用力过猛,基操罢了。

贾张氏不想秦淮茹改嫁,一来担心三个孩子,二来担心养老。

毕竟,你能指望带着三个孩子的寡妇找到多好的人家?

万一改嫁的人家不许秦淮茹带孩子,偏偏秦淮茹看对了眼,三个孩子还不得她养?

那就要了老命了。

贾张氏肯定是拒绝的,考虑最多的还是自己。

不自私也活不到建国后。

原主秦淮茹看似被婆婆以接死去丈夫的班为借口拿捏,其实同样出于自身考虑。

六十年代形势与五十年代已经大为不同,工人的待遇,尤其轧钢厂的待遇是农村农民拍马不及的,不止工资,还有各种福利,工业品水产肉蛋等。

让秦淮茹带着孩子们回乡下,肯定不可能。

要不是向往城市生活,她也不会嫁到城里。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