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子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7页(第1页)

  &1dquo;为娘那时候没有办法,只能这么做。否则娘和你的几个姐姐,在这家里更是一点依仗都没有了,甚至是你,其实也是没有依仗的。后来我也想过,想着只要你做了官,那就不必娶亲了,家里的人不帮你瞒着也要瞒着&he11ip;&he11ip;否则就是欺君之罪。甚至娘可以给你找个听话的妻,你只要不与她行人事,谁也不会知道的。”

  也是,窦氏的性子怎么会有周密的想法呢。若不是十岁之后她成了赵长宁,这个局怕是成不了的。

  &1dquo;您这是&he11ip;&he11ip;好算计。”赵长宁慢慢闭上了眼睛,她有点累了,想先睡一觉。她已经数不清自己多久没有在卯时之后起过了。

  窦氏拍着她的背让她能睡得更好些。她站起身,慢慢地走出了长宁的房间。

  &1dquo;其实,是我对不起这个孩子。”窦氏看着大雪轻声说,&1dquo;她的癸水不准,我知道是身体调养不当所致,但我却从来没有找人来给她诊治过。甚至心里还庆幸过,幸好是不准的&he11ip;&he11ip;这孩子是在怪我。”

  宋嬷嬷将一件厚厚的棉斗篷搭在她羸弱的肩膀上。

  &1dquo;大少爷心里明白,她不会怪您的。”宋嬷嬷轻声说,&1dquo;大少爷知道自己要做什么。”

  窦氏苦笑:&1dquo;我真怕她会怕&he11ip;&he11ip;你说她若是进了官场,入了男人堆里,与那些人同吃同住的。岂不是随时都是在被人&he11ip;&he11ip;”她说到这里自己就断了,&1dquo;罢了,说这些没有意思!咱们只有好生为他管好家里,不要他操心了。”

  两主仆又静静地进了长宁的屋内。

  这样的大雪接连下了两天,天空才放晴了。屋内总算是能开了隔扇,照进太阳来。至于印子钱的事,有赵老太爷的刻意压制,已经没有人再提起了。又有祖宗祭祀,走亲访友,过年的气氛重热闹起来。

  其间赵长宁让人给周承礼送了几本书,再加莲花香苏、糖粘糕、一坛子糟蟹聊表他相救的谢意,谁知道他回信过来:病可养,练字不能断。你虽讨好我,但三篇文章也是要交的。

  赵长宁看了嘴角一扯,提回信:自然会交的,老师不必担心,贿赂照收就是。

  至于赵长松,第二日竟被赵承廉逼着过来看她。在她这里坐了会儿,喝了两盏茶,突然百无聊赖地说:&1dquo;其实我俩还算同甘共苦的,两次都是我与你挨打的多。我算计你的事你也别介意吧,毕竟你也算计回来了。我现在整天被我爹骂。”

  赵长松一副无赖的样子,赵长宁淡淡道:&1dquo;三弟还真是心胸宽广,愚兄我可比不得。”

  &1dquo;哪家兄弟不是这样打来打去的,不过我们打得严重一些罢了。”赵长松竟然拍着她的肩膀,笑说,&1dquo;再者真正推波助澜的是赵长淮,偏偏他次次都没有事。你那蠢物妹妹是拖累你的,若这是我妹妹,早两巴掌抽死去了。”

  &1dquo;好了,我要先走了。我回去就跟我爹说,咱们两兄弟已经一笑泯恩仇了,你也原谅我了,你不反对吧?”赵长松竟然问她。

  赵长宁笑了:&1dquo;不反对。”

  赵长松从她这儿顺了两个福橘走了,赵长宁就把四安叫进来吩咐:&1dquo;以后看到赵长松,就说我睡了,别放他进来。”

  四安立刻点头,很谨慎的样子:&1dquo;少爷我记住了。”

  果然以后他就跟防贼一样的防着赵长松。

  长宁病了之后,一时间来她这里探病的人是络绎不绝,例如赵长旭就一天跑三趟,往她这儿搬好吃的好玩的。赵玉婵也常过来,只不过长宁不怎么理会她,她也觉得长兄房里的下人处处都在针对她,给她的茶是冷的,只要不是必要,不会主动给她请安。她又气又委屈,但再也不敢去向窦氏告状了。她知道哥哥房里的人就是怨她害了哥哥,维护着自己的主子,怎么还再说话。

  现在窦氏和两个姐姐对她都不如以前好了,她只能小心翼翼地更听话些。

  长旭知道了事情的经过,自然也不喜欢赵玉婵。每次看赵玉婵的目光就带着三分冷意,但他跟赵长宁说话的时候,又一副笑嘻嘻的样子。

  &1dquo;七叔说我学武颇有建树,不如去国子监读武生,以后可以去考武举,或是从军。”赵长旭抓着兄长的手捏着玩,&1dquo;我觉得去国子监还不错,我读书又不行,总得谋个出路。”

  赵长宁把手抽回来:&1dquo;做什么,你还小么!”又道,&1dquo;我朝就算考武举也要试文章,你不好生读书,武举也考不上。”

  &1dquo;你的手好看嘛!”赵长旭笑着说,&1dquo;你看。”他与她手掌相抵,他的手简直跟蒲团一样,要比她大一倍。赵长宁的手细长,但又不算很小,是赵长旭太人高马大了,自然手也大。

  赵长宁就觉得这货可能是童年缺爱,所以喜欢黏她。三婶娘出身将军府,是庶女。但从小就教养得跟普通的闺秀不一样,因此教养孩子也比较独特。赵长旭听说就是随了他那个能行军打仗的外公,一点不像赵家人的俊秀。

  &1dquo;他们也是,若是我当时在场,拉了你就跑,管那老不死的做什么!”赵长旭对长宁挨打的事很不满。自从上次长宁替他受过打之后,他就看不得长宁受伤的样子了,总觉得心里一抽一抽的疼,看到的都是他挡在自己面前的样子。

  &1dquo;我都好得差不多了,不提这个。”赵长宁给了他一沓纸,&1dquo;行了,你过东院的时候帮我拿给七叔吧。”

  赵长旭在她这里磨蹭不肯走,又回头低声跟她说:&1dquo;我听说,赵长松最近喜欢去宝福胡同买评鉴的书,不如我趁他不注意,套了麻袋&he11ip;&he11ip;揍他一顿。你看怎么样?”

  赵长宁嘴角微抽:&1dquo;你莫开这些玩笑了,天晚了,该回去了。”

  再过两天赵长宁的伤好得差不多了,就去给祖父请安,在书房里听到有人过来禀报:&1dquo;&he11ip;&he11ip;不知是谁做的,三少爷不过是去买个书罢了,只带了个小厮跟着,结果叫人套麻袋打了一顿,鼻青脸肿地就回来了。”

  &1dquo;噗!”赵长宁又差点被茶呛住,她擦了擦嘴角。心里对赵长旭有了个估计,这家伙竟然没有开玩笑,他是个行动派。

  对于被人打了一顿这样的事,赵长松自然非常恼火。但是大街上人来人往的,你怎知道是谁打了你?只能把这口气勉强眼下,俊脸鼻青脸肿了小半个月,无比郁闷。

  这样过了元宵节,吃过汤圆,家里的年味便没有了。紧锣密鼓地赶着学堂开课。

  古先生刚得了消息,听说皇上刚命了礼部跟翰林院,今年的会试要出题。四书五经,策论,诏表诰照样考,但要再加三道题,一道是经算,一道是水文地理,另一道竟然是《大明律》。

  这话一出,应考生哗然。会试只考八股文章已经成了习惯,再变不过就是花式写八股文章。怎的突然要加题了?如今还有一个多月就要会试了,来得及看书吗?这就跟你一直复习高考,教育部突然告诉你要加试三门从来没学过的学科一样的。

  杜少陵的老师——周先生是带过很多届考生的,他很快就给了原因。

  &1dquo;听说是大年三十那天,圣上召了群臣在御花园里设宴,兴致颇高,当众问了翰林院中的一位翰林经算题,没想翰林竟然答不出来。他本没放在心上,接着又问了工部左侍郎宋大人《大明律》中关于&1squo;诬告’一条该如何判,可怜宋大人一个工部侍郎,怎答得出《大明律》来!吓得当场说不出话。皇上便震怒,说尔等食朝廷俸禄,皆是进士出身,却不通律法。朕倒不知选你们出来何为!后连夜召见了礼部尚书、翰林院掌院学士二人,要增试三题。”

  众人听了叫苦不迭,原是这么个由头!皇帝老儿的一句话,可怜他们要忙活了。

  临近科考的时候,全国的举子都聚到了京城来居住,听到这个消息自然纷纷行动起来。一时间京城中的《大明律》都卖断货了,讲经算的《九章算术》、《五曹算术》抢也抢不到。至于水文地理,大家却没有这么重视,讲这些的书太多了,也不知道从哪儿看起,打算从行动上放弃,到时候在考场上碰运气就是了。

  增题这事,最镇定的莫过于赵长宁了。

  谁让增的这题中两个都是她擅长的,经算不必说,就算拿《九章算术》里最难的题来考,也不过是初级的代数和几何,在义务教育的初中阶段就已经被吃透了。而《大明律》则绝对是她的老本行,对于背书,她不要更拿手。何况她出于政法出身的习惯,早就看过好几遍大明律了,就算让她现在说,她也能讲个八九不离十。

  唯有水文地理对她来说是个问题,如今大明疆域跟她学的版图不一样,风土人情、地域地名也有很大差别,这个要多费功夫才行。

  就连赵长淮都加紧了读经算,赵长宁还在读《大明疆域志》,甚至没有叫人去抢一本书,这引起了赵老太爷的注意,觉得她这是战略性的错误,都什么时候了。他亲自叫人给她送了整套的《大明律》,叮嘱她要好好研习。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