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子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64章 主大事者简御繁(第1页)

武松只在金乡停留了片刻,便带着两个亲随返回梁山。

他特意将张叔夜麾下六员猛将都留了下来,嘴上说的是:“几位闲着无事,便在这儿看看梁山如何治理新得的州县。”

武松此举用意有二:

这六人对张叔夜忠心耿耿,现在他们有求于自己,至少在救出张叔夜之前,是要讨好自己的。将他们留在这里,多少都会帮些忙,白得的劳力,何乐而不为?

另外,武松也是真想教他们看看梁山做事的风格品性,但凡这六人有明辨是非之能,都看得出梁山是真的心系黎民百姓。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即便梁山的行事风格能触动其中一二人,也是收获。

至于赵楷敢不敢仗义执言,向赵佶奏明张叔夜回京的实情,武松也只抱着五成期许。这五成期许,并非来自师徒之谊,而是赵楷心中那点少年意气。

只要赵楷开口,一个小小的济州太守张叔夜,在赵佶眼中自然算不得什么,这点面子还是要给太子的。

而令武松矛盾的是,一旦赵佶放了张叔夜,就怕张叔夜又要高呼皇恩浩荡,“生做赵家人,死做赵家鬼”了。

武松是真想让张叔夜加入梁山,这人文武皆能,麾下有一群兄弟,官声又好,他若是反了赵宋,可想而知赵佶的脸色有多好看。不夸张地说,天下州府都会闻之震动。

回到梁山歇了一夜,次日,张顺、童威、童猛、卜青、狄成、穆春前来拜见,向武松辞行。

武松自无不允之礼,又派了十数个得力的喽啰跟随,随行带上许多北方特产,教他们带给费保、张横等人尝尝鲜。

不想穆春却道:“几位哥哥回去,我在二龙山住得自在,免得回去被我兄长约束。”

众好汉哈哈一笑,便任由穆春去了。

武松特意与张顺叮嘱了许多打造战船、建造水寨的事务,这才依依送别。辞行之际,看着张顺等人背影,武松的心又活泛了。

心中一旦有了目标,做事的欲望就强烈,尤其是初见成效时。

武松现在就是这个心态,而今济州己基本尽在掌中,他却比年前未动手时还着急,真想一股脑打下山东来。

而闻焕章、吴用都在巨野,遇事连个商量的人都没有,颇有些心烦。

只犹豫了片刻,武松又打马奔巨野而来,他这几日长途奔徙,却丝毫不觉疲累,只有用不尽的精气神。

到了巨野城官衙,闻焕章正和吴用商议着什么,武松大步走进来,第一句便道:“二位先生,咱们错了。”

闻、吴二人忙起身相迎:“大头领从何处来?”

“我走了一遭金乡,林冲、王进两位哥哥己将金乡纳入囊中,下一步便是任城了。”

闻焕章笑道:“前两日神行太保回报,武陶镇一切安排停当,而广济军半点动静都无。我正和加亮先生商议,将武陶镇将领抽调一半,暂回山寨修整,养精蓄锐以备。”

武松双掌一合,喜道:“我正是为此事而来,咱们真是高估了官军。”

三人此刻正想到一处去了,梁山初次下山征战,可谓“狮子搏兔,亦用全力”,尽起举山骁勇善战之兵将。可打了一遭下来,现只有巨野城的张叔夜还勉强算是个对手,余者都是一言难尽。

既然如此,将卢俊义、王寅、杜嶨、呼延灼、鲁智深、花荣……这一干以一敌千的猛将都放在武陶镇,属实有些浪费。

更重要的是,武松要的是山东,绝不能继续向南扩张了,与应天府相邻的濮州与单州,那是碰都不能碰的。一旦威胁到北宋西京之一的应天府,单纯从脸面考虑,赵佶也会派大军剿杀梁山。

因此,留在武陶镇这支队伍,只需守住官兵北上通道即可,余下人等,都将目光转向北方。青州、兖州、莱州、登州、齐州、密州……自有大好山河任凭驰骋。

听武松这么一说,闻焕章和吴用对视一眼,不禁老脸一红,他两个智商是足够的,但谁也没打过大仗,统筹全局的本事还有所欠缺。

自古庙算多者胜,这道理说来简单,却需要大量的心力支撑。

武松叫人拿了两壶热酒解渴,大马金刀坐了下来,道:“我一路上都在想这件事,单凭一人之力,就算智胜诸葛,也难免有疏漏之处。”

“大头领说就是。”吴用心中惴惴,本来他是梁山泊上独一无二的军师,后来又多了公孙胜、李助两个,还好这两个在行军布阵方面只是半吊子,对自己威胁不大。

但从闻焕章来了之后,自己的地位就岌岌可危了,现在相当于二人共担军师之职。听武松这话,好像又要增加军师?

武松连喝了七八杯酒,抹抹嘴巴道:“我想好了,成立一个参谋部!”

“参谋部?”闻、吴二人一脸迷惑,这个来自后世的词语显然让他们懵。

闻焕章试探着道:“唐时行军元帅下有僚属,官名叫行军参谋,大头领所说的参谋,和这个可是同种。”

“参谋……谋士……”吴用道,“汉末时曹操

麾下曾有五谋臣,大头领所说的参谋部,是否就是谋士团?”

武松笑道:“二位先生说的都对,却也不对。如二位这般运筹千里、智珠在握的人才,再寻一个都难。何况乱世出英才,宋朝建国百年,人心安定惯了,哪有那么多谋士?”

“我说的参谋部,是辅助两位先生做决策的。建此机要部门,将梁山一切与作战相关的信息情报搜罗汇总,联合走报机密、总探声息、钱粮监察、兵器储备各部,一应信息尽数汇总,再由心思机巧、文笔娴熟之人向两位先生汇报。”

“如此一来,二位先生便可节约大量时间,专心谋略,经营大业。以免将心思放在俗事杂务上,劳神费力不说,还常常干扰判断。”

闻、吴二人越听越是惊奇欢喜,一齐起身对武松作揖道谢:“大头领如此体恤下属,在下敢不尽心效命!”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