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子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6章 大山的子女(第1页)

恩誉与秦弦的生活趋于稳定后,秦刚也就回到了荥阳老家,继续从事着他“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工作”。

许久没有在家,院子里落满了枯树叶,所有的树木也都在即将来临的夏日换上了新装,绿油油的叶子挡住了太阳的光芒,秦刚站在树下,看着熟悉又陌生的家,喃喃自语到“是要好好打扫打扫了”。

不难现,秦刚在打扫的时候,尽量放慢了度,一是不让自己闲下来,二是自己的身体也有点吃不消了。

落叶如果从不清扫,金灿灿的倒也好看,散落在院子里,经过太阳光的照射,倒也有几分油画似的风景。但身处农村的人们,不会去欣赏别样的风景,他们更愿意看到的是通过自己的劳作,在秋天能看到田地里更加金黄的作物。

从郑州出,坐上车之后,慢慢悠悠的晃着,每当坐上那个小小的车子,心里就踏实了,因为车子最终的目的地就是心心念念的家乡。在路过三公像之后,再走上一段时间,就到达了高山镇的竹川。

竹川村是郑州市荥阳市高山镇下辖的自然村,旧城三窟村,境内有竹林寺、逍遥观、太子池等名胜风景。面积倒也挺大。竹川村毗邻国道,地理交通十分便利,从主路上进村有一座桥,下面流水经过,两边的青草绿油油的十分喜人。穿过竹川村的乡间小路,两边古风古朴的建筑,偶尔有几人在一起聊聊天,唠唠家常,倒也十分惬意。村上还有一家邮政所,承载了附近几个村落的往来通信业务。

穿过竹川村,一直往东走,这一段路上就几乎没有什么人家了,但映入眼帘的是大片大片的田地,除了冬天的积雪,其他时间几乎都能看到正在生长的庄稼,尤其是秋天,特别的好看。道路两边的树又高又粗的,在夏天遮阳避日,为过路的行人提供一丝凉意。而且不管什么时候,总能看见在田地里劳作的人们,每个庄稼人心里都有一套自己的种地法则,对于自家田地作物的生长状态,没有人比他们更加清楚。他们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也没有通过农学院的教育,但是就是通过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总结,照样能把家里营务好。

这一路上也会有零星的几座桥,但是桥下面并没有水,这样的桥梁只是为了连接道路用的,因为山区多是沟壑遍布,很少有一大片平整的土地。

往前走了一会,才能又看见几处人家,窑洞是那里最好的建筑,背靠大山掏出来一个家,粉饰之后,冬暖夏凉的,特别舒服。那个时候的庄稼汉,不会有太多的想法,去建设自己的家,因为碍于交通的不便,大多数人基本上就没有出过村子,从生到死都是在这一亩三分地,见得也都是这样的房子,稍微条件好些的,能够多打几处窑洞。

一大段的上坡路,要是没有十足的体力和平稳的心态,走到一半时绝对要停下来休息休息的,而且那时候土地还没有硬化,一旦再遇上刮风,扬起的尘土再经过大口的喘息,就会全部进到肺里,那样的感觉没几个能受得了,所以村里的人大多数都会伴有咳嗽的症状生,而每当咳嗽出现就会下定决心少抽一点烟,但是没有人会现真正的原因,竟是自己热爱的土地带来的结果。如果说刮风那里的人们还能接受,那么下雨就真的是喜忧参半了。一方面喜的是下雨能够滋润田地里的庄稼,但另一方面忧的是道路变得异常泥泞,没有一点技术,根本无法行走,搞不好就要摔得四仰八叉的,浑身上面就没有一点干净的地方。

漫长的上坡路后就到达了又一个相对集中的村镇,这里有几家服务社,里面虽不像大城市商店的琳琅满目,但是所陈列的商品也足够满足乡村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在那里,卖的最多的产品就是农具,人们对待农具的选择甚至过了对牙膏的喜爱,是啊,勤劳的劳动人民,对于卫生的重视程度还没有真正的被激起来。

走过这个村镇,再往上走两条岔路映入眼帘,一条能够通往秦村,另一条则通往位置更深的村落。

爬上大上坡的劳累之后,必然是有一个大下坡的,蜿蜒曲折的下坡,让人们松了一口气,同样,人们更害怕下雨天和下雪天,因为一侧就是深渊,不过好在另一侧就是山体,真是有不好的天气,紧贴着山体一侧心里也能得到一些安慰。

这个下坡路段周边遍布了几个较小的村子,一个村落其实也就几户人家,相互间都特别的熟悉。在一个拐角处,有一大片平地,村上的小学就坐落在此处,秦家的三个儿女都在这里接受过教育,每天几个村里的孩子结伴而行,到达这个不大不小的学校,随后就开始了朗朗书声,每当有人从这个学校路过,都会露出笑容,是对下一代寄予厚望的开心,是对孩子未来的期盼。学校旁边就是村委会,在没有实施农村生产到户之前,这个大队的生产情况总是热火朝天的,那里的人们没有地主,也没有富农,都是一水的贫农,所以在那个特殊的时期,谁也不会看不起谁,都为了同样的生产任务而努力着。

走到尽头的时候,就是村里人集资在山体里打出的一条通道,站在通道的一侧,颇有陶渊明先生的作品《桃花源记》中所描写的那样,“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通过这条隧道,引入眼帘的就是秦村了,在这里一共排列着五处人家,从左边数第四家就是秦刚的家了。正对着秦刚家门口,有一棵老槐树,树下有两张石桌,数干张石凳,但是仔细看这些陈列,也不是精细打磨的,都是这几户人家在周边的山体边上寻来的,摆放在这里,一顿三餐这几户人家都会在这里吃饭,左右看看哪家的饭菜好吃一些,也会一起分享。但生活条件都差不多,每户人家做得饭菜也都不尽相同,能比拼的就是对调料的把握。

秦刚家前廊呈现的是长条状,从大门进来后,左边是卫生间,旁边又砌起来长方形的一块土地,在上面种上一些经常吃的农作物,方便摘取。再往前走一点,就是一口水井,水井里面的水特别的深,下面四尺见方,感觉特别的大,井口处的盖子特别的重,秦刚当时选择的时候,特意选择了沉重的井盖,就是怕孩子们调皮打开了水井,又不小心掉下去引起不必要的麻烦。这口水井里面的水,特别的甘甜,夏天在田地里劳动完,回到家里,秦刚都会打上一桶水,一半擦洗身子,一半一饮而下,井水从进到口腔的那一刻,让他瞬间忘记了炎热,把水咽下后,顺着食道直达胃里,那一刻真的特别的享受,清楚地感受到全身顷刻间就冷却了下来。

再进一个门后,从后边开始看,先能看到家畜的栖息地,里面养了几只鸡,挨着鸡舍是一大间瓦房,瓦房也特别长,划分出来了两间房,一间是恩誉的,一间是秦弦的。

面对大门的方向,是榜山而建的几口窑洞。瓦房另一侧正对着的是做饭的窑洞,在相连的地方搭建了一个土灶,旁边堆满了柴火,在秦栋小时候,常听父亲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烧火的时候,柴火不要伸出来太长,以免引燃旁边的柴火堆。虽然村里的人们卫生意识不是很强,但是安全这根弦还是绷得挺紧的,这也是秦家小儿子,秦弦名字的由来。当然了,秦弦在烧火的时候也是格外的小心,因为一墙之隔就是自己的房间。

紧挨着厨房就是一间大卧室,里面宽敞明亮,自然就是秦刚和妻子的房间,秦刚的妻子叫林芳,也是周边村子的人,后经人介绍两人相识,情投意合,两人很快就完婚了,生育了三个儿女,日子过的倒也清闲,只不过一场变故,夺走了林芳的生命,也给秦刚的人生打了一个大大的问号,直到子女相继成人、完婚,秦刚才又从生活中找到继续生活下去的方向。

再往里看也还有一间房,那里是储物室,存放在一年到头辛苦打下的粮食,各式各样的什么都有,南瓜、玉米、小麦、小米,俨然就是一个小型的农产品展销会。这间屋子的正对面,还有一个更大的土灶,每当过年蒸馒头、蒸肉都在这里进行,方便也是堆满了更粗更长的柴火。

土灶的前面是两间平房,一间也是用来储存粮食,但这里更多的是一些熟食和种子,旁边的那间就是秦栋的房间了。秦栋的房间是家里最大的,房间是隔开的,里面摆放了一张大床,外面摆放了简单的家具,秦栋在这间卧室渡过了幼年、少年时期,更大一点的时候,就住校不在家了。

这间平房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晒粮,旁边的阶梯,秦家人在农忙时,不知道要上下多少次,平整的石阶,因为长时间的踩踏也变得不那么光滑了。虽然水平高度没有多高,但是肩背上还要承受着农作物,自然石阶也就变得“高耸入云”了,每一步都要消耗秦家人的所有力气。

秦刚在村子里还是有亲戚的,秦家的右边那户人家的男主人的父亲,和秦刚的父亲就表兄弟,那家男主人叫秦成,自己生养了三个女儿,但重男轻女的沉重枷锁那时还没有被打破,秦成当时也犯了一些错误,即使众人都知道秦成家这个男孩并不是亲生的,但大家也就心照不宣的不挑破了,秦成家也是对这个男孩格外的照顾,始终没有说起这件事。

特殊的年代,法律的不健全,再加上封建思想的束缚,引了许许多多的错事。正是基于对男孩的依赖,对女性的伤害也就避而不谈,直接导致女性地位的持续下降。但到了现在,女性地位明显的提升,生男生女都一样的观念,也帮助女性获得了一部分地位。当然,这也是后话了。

村子里每天生的事根本不用计划,清晨起来,做饭、吃饭,吃完了下地干活;晌午了回家继续做饭、吃饭、休息一会继续下地干活;傍晚时分依然是回家做饭、吃饭、休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所有人都在跟土地打交道。送子女上学,无非是走走过场,孩子们能接受到什么样的教育,全凭自己的天赋,能学了就继续考,不能学了就早点回家种地。

好在秦栋、恩誉、秦弦这代人接受的教育资源比起秦刚那代人又好了一些,人们开始渐渐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但是仅仅停留在认识的阶段,毕竟山区的教育条件还是相对落后的,所能接受的教育资源也十分有限,不过那已经是很好的了,当然也不乏秦栋那样的人,渴望走出大山,拼命的学习,还是靠自己的勤奋完成了告别大山的行为。

得益于包产到户的政策,身处农村的人们,再一次感受到了自己的“富有”,田地总能给予他们最好的反馈,田间地垄中,用自己的汗水浇灌土地,看着黄黄的土地,没有人会厌倦的,甚至还会产生浓厚的热情,把自己的青春都拿出来,一丝不剩的献给土地,而土地也能在适当的时候,回馈这群淳朴的庄稼人。

村里还有一座大山,因为在村子的边上,被人成为“大边山”,山上也有几处较小的田地,但更多的是秦家人祖先长眠的地方。在那里劳作的人们,不会害怕,因为他们正在用自己的勤劳维护着祖先的血脉。

这里的乡村简简单单,生活的十分朴素,尽管这里有太多像秦栋一样的年轻人想要逃离,但是老一辈的人,却始终热爱着这里,这里不仅有他们打拼半生建起的家,还有长久无法割舍的情怀。只有在这里生活,他们才能真正感受到什么是主人,守着田地,守着祖先,更守着自己的初心,那就是无论如何,都要让自己的家人通过自己的劳动过上好日子。

乡村永远不会消失,因为那里有太多的故事,等着去编撰,而编撰的那些人,也生生不息的传承着。

喜欢一门三杰请大家收藏一门三杰本站更新度全网最快。

热门小说推荐
星辉落进风沙里

星辉落进风沙里

文案傅寻第一次见到曲一弦,是在西安。她隔着橱窗,在挑糖画。第二次见她,在黄河壶口。她赤着脚,脚背沾了土,脏灰脏灰。当晚沿河留宿大通铺,她哼着曲,把行李搬到他上铺,问你下我上,没意见吧?第三次见她,她开着巡洋舰,在环线上带客,拉脊山顶又是风又是雪的,她坐在车里翘着脚,笑眯眯问事不过三,你跟我跑了大半个中国,你是不是喜欢我啊?顶级文物鉴定专家的男主VS救援队领队女主一个关于救援,寻找和守护的故事内容标签都市情缘三教九流天作之合天之骄子主角傅寻,曲一弦┃配角江沅,袁野,彭深...

带着外挂逍遥异世界

带着外挂逍遥异世界

简介关于带着外挂逍遥异世界玩地下城与勇士开挂,意外带着地下城系统穿越异世界,转职鬼剑士,地下城与勇士的技能在异界擦出异样的火花。打不过怎么办,一张助战卡直接召唤各种二次元大佬前来助战。大威天龙暴打邪神,丧尸暴龙兽纵横光明教廷,魔法天女前来助战。...

我为长生仙是不是快完结了

我为长生仙是不是快完结了

仙神妖魔,王侯将相龙女掌灯,杯中盛海。野狐参禅,猛虎悟道朝游北海,暮走苍梧。仙神存世,妖魔立国。这些原本和齐无惑并没有半点关系。而总是在梦中看到方块文字的齐无惑,那时只想着能够参与来年的春试。直到在做黄粱饭的时候,有个老人给了他一个玉枕头,让他做了一个漫长的梦。黄粱一梦。黄粱梦醒破凡心,自此大开修行门。金乌飞,玉兔走。三界一粒粟,山河几年尘。把剑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我为长生仙是不是快完结了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

此人过于恐怖,我先逃为妙

此人过于恐怖,我先逃为妙

简介关于此人过于恐怖,我先逃为妙简介不要出去,出去就会死林知初来到一个平行世界,现这里的人年满18岁,就会被强制开启生存游戏。此刻。他正在一间封闭的房间内,经历他人生中的第一场游戏。地上血淋淋的大字不要出去,出去就会死下一刻。他觉醒了生存模拟器。系统,开始模拟你选择第二条路。林知初气愤大喊,推演系统出现,可以推演诡异过往。他想起第一条路上的女诡,妖娆的身姿,紧致的黑色衣裙,暗黑风格的气质,举止优雅端庄。什么林知初睁大眼睛,连连摆手。要我向女诡求婚不可能,绝对不可能林知初咬了咬牙,想起自己帅气逼人的脸,他撇过头去,流下屈辱的泪水。...

重生娱乐圈爱豆别跑

重生娱乐圈爱豆别跑

作品简介傻白甜追星狗,意外魂穿到了自己最讨厌的女明星身上。最要命的是她还和原本爱豆的对家成了cp,面对被她黑过十八代的影帝,她每天的状态都是精分的。求助黑粉和蒸煮各位书友要是觉得重生娱乐圈爱豆别跑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