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子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29章 谁是那星星之火(第2页)

林乔荫希冀的看了莫子布一眼,“那这位英雄就是大将军吗?”

随后又摇了摇头,“某走南闯北,只见民生艰难,百姓麻木,士人俯钻研八股,未见能燎原之星火。”

此时已至日暮,莫子布走上前去关闭门窗,熄灭蜡烛,四处顿时黑暗一片。

就在林乔荫茫然无措之时,莫子布打开火折子,微弱的火光闪着橙色的光芒出现在房间里。

“这就是希望之火,亦是我不肯接受满清册封,冒死坚持的衣冠道统的原因。”

随后,莫子布把火折子狠狠一甩,星火点点,洒满各处,有几粒触碰到了房间中的纸张上,竟然顽强的缓慢燃烧了起来。

余者虽然没有遇到纸张,但一时也并未熄灭。

“此,便是燎原之星火。”莫子布低声说道:“我不知道我是不是那个英雄,但我河仙莫五,一直在准备着。

若我在时,气运不在汉家,那我还会有儿子,儿子也会有儿子。

只要河仙尚在,故国士庶百姓便知道南边尚有华夏衣冠在,能看到希望的火光。”

“东虏以小族临大国,自一百年前的永历十五年起(1661),清廷连出康雍乾三代帝王,都是英明之主。

这等气运,哪怕在汉家,数千年也就出过先汉的文、景、武、宣。后汉的光武、明、章。本朝的太祖、成祖、仁宣而已。”

“我就不信,满清出了康雍乾三主,后面还能来个稳定江山的霍光和汉中宗宣皇帝。

樾亭兄可觉得现在的清廷皇子中,谁有刘病已之能,哪位大臣能行伊霍之事?”

林乔荫霍然起立,有些激动的说道:“我观诸皇子,绝无此等人才!

莫说留下千古美名的汉中宗宣皇帝,就是唐武宗李炎这样的裱糊匠,他们也没有!”

“伊霍这样的千古名臣,那就更不会有了。”

莫子布哈哈大笑,走过去重新点燃了蜡烛,“如今乾隆已经六十岁,就算再活十年又如何,我莫子布今年不过二十有三,十年后方三十有三。

若天时不在炎汉,那我就教养一个儿子出来。”

林乔荫看着莫子布,对着他一个大礼参拜,有些惭愧的说道:“大将军做的,是兴亡继绝的千古难事啊!成与不成,天下的汉人都应当感激、追随。

只可惜我林乔荫老母尚在,儿女尚幼嗷嗷待哺,实在放心不下,无能舍命追随。”

莫子布坦然一笑,“樾亭兄休要如此,我莫五在天南,目前做的也只是保存衣冠之事,所为者,也不过是存个希望的火种而已。

且大丈夫做事,怎能让人违背孝道,断绝人伦呢?”

莫子布刚才其实也有点激动,话说的有点过深了。

他对这个林乔荫在历史上没什么印象,也还不能百分百确定他的人品,是以到了此时,又把话往回挽了那么一点。

“樾亭兄若是看见同为华夏的面上,能为我多多寻一点人才下南洋,那就是天大的帮助了。

你看莪这里,有时候连个文吏都要自己充当,实在是太缺人才了,就算是老童生,只要他愿意到我这养老,莫某也倒履相迎。”

林乔荫点了点头,也明白,如今就以两人的关系,不能再继续深入交谈下去了。

再谈下去,对谁都不好。

而且在他看来,莫子布未必有坚定反清的心,而他也没有抛家舍业跟随的觉悟。

“在下省得,回闽之后,一定多多为大将军宣传,使闽东百姓知道南洋有此一乐土。

我看河仙百业兴旺,大将军手握可以击灭缅酋白象王的虎狼,若得过百万汉家儿郎追随,足以成就南洋基业。”

说道最后,林乔荫还是忍不住低声说了一句,“若有三五同道,我林乔荫也会让他们知道,在此远隔重洋的大洋之南,有天不绝炎汉。

漳浦蔡氏,当朝蔡老大人也是知道华夷之别的,只是有些事迫不得已,还请大将军大人有大量。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