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子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12章 德政(第1页)

在朱元璋满是期待的眼神下,朱允熥提出自己的看法。&1t;br>&1t;br>“孙儿认为紧要的是先稳定民心。”&1t;br>&1t;br>“先可以在报纸上大肆宣扬咱们在各地推行官学的计划,让天下的学子明白只要他们能按时入学,他们所需的笔墨纸砚朝廷自会保障它的供应量。”&1t;br>&1t;br>闻言朱元璋不禁点了点头。&1t;br>&1t;br>确实如此!&1t;br>&1t;br>在各地推行官学,学子读的书册、笔墨纸砚,还有教授学子的老师自然会一一做出安排。&1t;br>&1t;br>朱元璋回过神来后听朱允熥继续说道。&1t;br>&1t;br>“除此之外,皇爷爷还记得孙儿做得铅笔吗?”&1t;br>&1t;br>“这铅笔一物就顶得上那笔、墨、砚三物。”&1t;br>&1t;br>对于那铅笔朱元璋却有切身的体会,但是徐铎没有。&1t;br>&1t;br>他只是多次听别人提及此物,但他还从未见过。&1t;br>&1t;br>听郡王这意思,铅笔一物便能取代那笔墨砚,这也太厉害了吧!&1t;br>&1t;br>怪不得遇到此事靖安王不慌不乱,原来心里早已有了对策。&1t;br>&1t;br>而且听闻这铅笔还是靖安王做的。&1t;br>&1t;br>他有机会一定要买几根来看看,这能取代笔墨砚的东西到底有何神奇之处。&1t;br>&1t;br>不待徐铎反应过来,朱允熥的声音继续响起。&1t;br>&1t;br>“只要皇爷爷昭告天下,这铅笔是朝廷免费放给各地方学子的。”&1t;br>&1t;br>“他们看到这些实用的铅笔只会感念大明的昌盛和皇爷爷的仁爱。”&1t;br>&1t;br>“有了以上两点,那些学子便不会再为买不到笔墨纸砚而担忧。”&1t;br>&1t;br>“只要能过了这段时期,市场上的笔墨纸砚又多了起来,价格自然就会回落。”&1t;br>&1t;br>允熥的话不无道理啊!&1t;br>&1t;br>当下稳定民心才是最重要的,让他们知道朝廷会实实在在维护他们。&1t;br>&1t;br>在纸墨笔砚短缺时免费放铅笔解决他们的问题时,他们自然不会盲目的一拥而上去哄抢笔墨纸砚。&1t;br>&1t;br>最后朱允熥颇为严肃的对朱元璋说道。&1t;br>&1t;br>“皇爷爷,还有那些哄抬物价的无良商家,孙儿认为该严惩不贷。”&1t;br>&1t;br>朱允熥的这话,朱元璋颇为认同,只听朱元璋满是愤恨的说道。&1t;br>&1t;br>“那些商人为了银子什么事都做得出来。”&1t;br>&1t;br>“对待这部分危害大明的人,势必不能心慈手软。”&1t;br>&1t;br>此事顺利解决让朱元璋的心神终于安定下来。&1t;br>&1t;br>看着站在面前的朱允熥,朱元璋是愈欣喜。&1t;br>&1t;br>自允熥这小子跟在他身边后他最省心了。&1t;br>&1t;br>允熥事事都能安排妥当,不仅能把自己照顾的很好,还时时刻刻都能给他这个皇爷爷带来惊喜。&1t;br>&1t;br>最关键的是允熥对老百姓有一颗仁爱之心,这一点连他的那些儿子们都比不上允熥。&1t;br>&1t;br>比起朝中那些大臣允熥强得可不是一丁半点。&1t;br>&1t;br>若是那些文武百官也能如允熥一般,现问题立即想出解决办法,该有多好,想到这里朱元璋轻轻叹了口气。&1t;br>&1t;br>待朱元璋从思绪中回过神来后,朱元璋继续说道。&1t;br>&1t;br>“鉴于此次还需要大明报社的配合,此事交由靖安王朱允熥负责再合适不过了。”&1t;br>&1t;br>“孙儿领旨。”&1t;br>&1t;br>朱允熥躬身行礼后退出了奉天殿,户部尚书徐铎跟在朱允熥的身后一起出来。&1t;br>&1t;br>一直到朱允熥离开户部尚书徐铎还回不过神来。&1t;br>&1t;br>郡王来的时候还提及笔墨纸砚这些价格上涨的问题。&1t;br>&1t;br>就这么短短一会儿时间,此事便已解决,郡王还把皇上哄得那么开心。&1t;br>&1t;br>如果每次他有问题郡王都在场就好了。&1t;br>&1t;br>朱允熥刚从殿内出来就命沐晟去找刘璟。&1t;br>&1t;br>待朱允熥回到东宫时刘璟已经在此等候。&1t;br>&1t;br>只见朱允熥在厅内坐定后,开门见山的说道。&1t;br>&1t;br>“刘大人,此次叫你前来是想商量一下新一期的报纸。”&1t;br>&1t;br>此种情况之前从未有过,刘璟试探着问道。&1t;br>&1t;br>“郡王对此有什么想法?”&1t;br>&1t;br>“下官照办即可。”&1t;br>&1t;br>朱允熥将刚刚在奉天殿生的事情简单交待几句。&1t;br>&1t;br>“还记得刘大人之前说过的纸墨价格上涨吗?”&1t;br>&1t;br>“是有商人故意囤积那笔墨纸砚进而引起的价格上涨。”&1t;br>&1t;br>“现在皇爷爷将此事交与咱们大明报社。”&1t;br>&1t;br>“为了解决此事我想将在各地开设官学的事情刊印上报,昭告天下学子,朝

廷对于他们读书一事十分重视。”&1t;br>&1t;br>“除此之外便是在地方上免费放铅笔一事。”&1t;br>&1t;br>“我一会儿给你一根铅笔,你找人将铅笔画出来一并刊印,并告诉那些学子这铅笔可取代那笔墨砚。”&1t;br>&1t;br>“如此一来,有了这铅笔便能安定天下学子之心。”&1t;br>&1t;br>“最后你将造成此次价格上涨的原因交待清楚,是某些商人的不法行为,以此来警示众人。”&1t;br>&1t;br>“还有此次的内容需劳烦刘大人亲自编写。”&1t;br>&1t;br>看着面前半大的人,听着愈成熟的声音,刘璟总是满脸钦佩。&1t;br>&1t;br>在刘璟的心里,每次朱允熥安排工作时总是有条不紊,干净利落,他最喜欢跟着这郡王一起工作。&1t;br>&1t;br>领命后刘璟便离开东宫。&1t;br>&1t;br>接连两日刘璟都在完成朱允熥吩咐的事情,经过他的多次修改,初稿最终确定下来。&1t;br>&1t;br>这天刘璟拿着写好的初稿再次来到东宫。&1t;br>&1t;br>见到朱允熥后,他将自己编写好的东西递了过去。&1t;br>&1t;br>“郡王,这是您要的初稿。”&1t;br>&1t;br>“请郡王过目。”&1t;br>&1t;br>朱允熥接过刘璟递过来的东西翻开仔细查看。&1t;br>&1t;br>不得不说此事交给刘璟真的非常合适。&1t;br>&1t;br>刘璟本身学识渊博,有文采,除此之外刘璟自身的能力也不容置疑。&1t;br>&1t;br>他就那么简单吩咐几句,刘璟便能完全体会他的深意。&1t;br>&1t;br>硬生生的将一篇叙事般的公文写成了极具煽动性,富有号召力的宣传文。&1t;br>&1t;br>看完朱允熥不禁感慨,刘璟这文笔放到后代绝对是当公务员的好料。&1t;br>&1t;br>合上文稿朱允熥将其递还给刘璟。&1t;br>&1t;br>“写得很好,就按这个刊印出来。”&1t;br>&1t;br>“还有,此次的报纸加印五千份。”&1t;br>&1t;br>“此次的报纸不同以往,我相信此报一旦在各地学子之间传开,之前没买过报的人此次也会忍不住购买。”&1t;br>&1t;br>为了保证报纸能如期售,接连几日刘璟都寸步不离的守在报社里盯着。&1t;br>&1t;br>在报纸售卖当天,如朱允熥所设想的一般,报纸早早的便被售罄,甚至应天府城内还有人为了抢占报纸当街大打出手。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