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子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 197 章 红颜祸水十四(第2页)

西南当真是个天然的战略纵深庇护所啊。

开元之前的百姓还是第一次正面聆听到属于自己王朝如此负面的信息,虽然早已隐约知道了会有这一天,却还是显得手足无措起来。

那这该怎么办啊?

他们的圣人真的会变成那种样子吗?

而至德之后的唐人们:……

就是一整个麻木呗,还能怎么办?过一天算一天吧。

不过嘛,这种口号,骗鬼呢,别说我们后人不信,就当时那个混乱程度,人普通老百姓也不信呐。

当时的场面,只能说是“士庶恐骇,奔走于路。”

唐玄宗的逃难之旅也并不顺利。

第二日方方行至马嵬,也就是如今的陕西兴平,由于饥饿与恐慌,士兵们就发生了哗变。

关于杨贵妃与杨家众人的死因,各种史书轶闻二创纷至沓来,众说纷纭。

不过新旧唐书都认为应该跟太子李亨有点关系。

《旧唐书》比较婉转,只说“密启太子,诛国忠父子”,而《新唐书》呢,就更为露骨,直说是太子李亨及宦官李辅国等人搞出来的针对政敌杨国忠的一次反攻倒算,因此煽动了将士。

毕竟在那种情况下,安禄山又出的是杨国忠罪行的旗号,而杨家种种奢侈暴行也早已攒够了民怨。再加之大唐的百姓终归还是对他们一直以来所信赖的“圣天子”心怀期待,所以企图通过清洗其身边的“不稳定”因素以恢复其“圣明”是非常有可能的。

唐朝之前的几位皇帝虽然觉得自己有点不应该,但是还是忍不住从心底升腾出一丝期待来。

所以如果唐玄宗这个子孙指望不上了,不知道有没有可能观望一下后来那个吗?

杨国忠被诸军所擒后斩首,当然也有说是被乱刀砍死的,我还是比较认可第一种。

毕竟李隆基是谁啊,那可是妥妥的极端利己主义者啊,如果只是抛弃一个杨国忠就可以“断尾求生”的话,我觉得他是不会迟疑的。

但是,虽然已

()经斩杀了杨国忠,唐玄宗却震惊地发现四军并没有散去,惊骇之下,唐玄宗遣高力士前往询问,得到的回复却是“贼本尚在()”。

其言下所指之贼()”,自然是指在他们眼中惑乱了他们“圣明天子”的杨贵妃。

唐玄宗自然听懂了这话的言下之意。

当夜与贵妃诏,杨贵妃遂缢死于佛室,埋葬于驿西道侧。

一位风华绝代的佳人殒命于此。

正是《长恨歌》之中所谓之“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最终听闻自己死讯及想法的杨玉环呼吸都是一窒。

早就知道杨国忠靠不住,没想到这么靠不住。

好生生地,对战事指手画脚个什么呢?

如若他不多行此事,如何会落得这般下场。

而且,她虽然不涉政事,但是她并不是傻,后宫与前朝最大的支撑全部倒坍之后,等待他们杨家的,只有灭顶之灾。

原本一直生活在优渥的大唐盛世的幻想之中的杨玉环,第一次意识到了何为性命之忧。

身边的人那真是没一个靠得住的。

纵然如今已有了谋划之心,但是杨玉环也仍旧忧愁。

自幼未曾为生计奔波劳碌,养于深闺之中的小姐,对于如何于战火与乱局之中保护自己,是有一些清澈的茫然在的。

当然,随着关于杨贵妃所流传的各种诗句与演义小说的艺术加工,关于杨贵妃的死自然也有了许多更加唯美化与绮丽的幻想色彩。

比如说认为杨贵妃是死于佛堂前的一株梨花树下,死时与梨花相伴。

尽管当时已经是农历的六月份了,我寻思梨花应该谢了挺久的了吧。

由于杨贵妃在日本拥有比较高的人气,主要是日本嘛,对吧,学的对象就是唐朝。

所以非要根据人家白居易的那句“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飘渺间”来掰扯这个仙山指的就是秦皇汉武梦寐以求的海外仙山——蓬莱。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